假钱

搜索文档
分清投资的“真钱”和“假钱” | 猫猫看市
搜狐财经· 2025-08-30 07:00
核心观点 - 资本市场存在"真钱"与"假钱"的区分 其中企业净资产、净利润和股息等反映真实财富创造的会计数据属于"真钱" 而市场报价属于波动频繁且脱离基本面的"假钱" [1][2][3] - 投资者过度关注市值波动("假钱")而忽视企业基本面("真钱") 是导致投资困难的主要原因 [2][3][6] - 聚焦"真钱"的投资者能规避市场波动干扰 并通过企业基本面增长和交易策略实现价值积累 [6][7][8] 资本市场本质特征 - "真钱"指企业净资产(如100亿元)、净利润(如10亿元)和股息(如3亿元分红)等能产生真实社会财富的会计数据 [1] - "假钱"指市场报价(如30亿元或300亿元估值) 其波动与基本面脱节且缺乏财富创造基础 [1][2] - 市场报价存在极端波动性 相同净资产可能被给出0.3倍至3倍市净率的不同估值 [2] 投资者行为分析 - 绝大多数投资者能准确回答账户市值变动(如盈利20%或亏损15%) 但极少能说清持仓对应的净资产、净利润及股息变化 [2] - 金融软件普遍优先展示市值和净值等基于市场报价的数据 而隐藏企业会计数据 需投资者手动计算 [3] 价值投资逻辑 - 企业基本面("真钱")不受市场报价波动影响 只要持股数量不变且无新财务数据发布 净资产和股息即保持稳定 [6] - "真钱"会随时间逐步增长 例如通过上市公司财报披露的基本面改善或高性价比交易策略即时实现价值提升 [7][8] - 历史案例显示(如伯克希尔1965-2014年) 长期来看企业净资产增长与股价表现最终趋同 [5] 市场认知差异 - 关注"假钱"的投资者易受市场波动困扰 而聚焦"真钱"的投资者能持续获得价值积累 [6][8] - 市场普遍存在"假作真时真亦假"现象 即虚假报价被广泛关注而真实价值遭忽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