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
icon
搜索文档
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已连续5年低于0.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4:23
行业监管框架 - 保健食品行业实行全链条监管 包括事前准入 事中生产和事后监管三个环节 [2] - 事前准入采取严格的注册与备案管理 依法科学评价质量安全功效并规范功能声称和标签说明书 [2] - 事中生产严格审查生产许可 确保配方工艺符合注册要求 并强化体系检查落实企业自查报告制度 [2] - 事后监管加强日常检查与飞行检查 5年全国抽检保健食品17.5万批次 对不合格产品采取下架召回处罚等措施 [2] 专项整治成效 - 5年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查办案件3.1万件 罚款5.4亿元 侦办假劣保健品刑事案件1.2万件 [2] - 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 生产企业自查报告率和问题整改率均达100% [3] - 通过集中行动与长效治理组合拳 有效遏制违法生产 非法添加及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2] 市场乱象治理 - 保健品市场存在三大营销乱象:违法营销向线上发展 渠道更加隐蔽 手段更具欺骗性 [4] - 2020年以来全国查办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案件6304件 罚没金额2.6亿元 [5] - 创新监管方式包括开展"你拍我查"活动拓展线索来源 并压实直销企业主体责任严禁违规直销 [5]
市场监管总局:我国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6:30
行业监管政策 - 市场监管总局对保健食品实施全链条监管 包括事前注册备案管理 事中生产许可审查和事后抽检飞行检查[1] - 5年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共抽检保健食品175万批次 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1][3] - 查办违法案件31万件 罚款54亿元 侦办假劣保健品刑事案件12万件[2] 企业责任管理 -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全部由市级党政领导干部包保 实现责任到人[2] - 全国生产企业100%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2] - 企业自查报告率和问题整改率连续5年达到100%[3] 市场秩序改善 - 行业虚假宣传 夸大功能 误导消费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1][2] - 企业合规意识和消费者满意度持续提升[3] - 消费者认知显著改善 "认准小蓝帽"理念普及度提高[3] 科普宣传成效 - 发布健康饮食指南和消费提示500余篇[2] - 组织"保健食品大家谈"活动征集作品1000余件[2] - 公众访问量超过4000万人次[2]
市场监管总局: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3:51
行业监管与整治成效 - 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 [1] - 5年清理整治行动查办案件3.1万件并罚款5.4亿元 [1] - 侦办假劣"保健品"刑事案件1.2万件 [1] - 生产企业每年自查报告率和问题整改率均达100% [1] 新标准修订内容 - 标准章节从10个增至14个并增加资料性附录 [2] - 要求非纯化发酵原料提供菌株鉴定及安全性证明 [2] - 企业需建立原料生产管理体系确保安全性与功效 [2] - 强制要求企业开展生产过程验证并确定环境监控频次 [2] 标准实施目标 - 新标准作为强制性国标提供细化执法依据 [3] - 技术要求与保健食品注册备案管理紧密衔接 [3] - 旨在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并加强宣贯培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