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融合

搜索文档
2025年服贸会闭幕:国潮文创人气旺
中国青年报· 2025-09-14 15:29
展会客流表现 - 2025年服贸会期间首钢园入园客流达75.5万人次创历年新高[2] 文创产品创新趋势 - 泡泡玛特核心IP"TWINKLE TWINKLE星星人"设置大型户外艺术装置吸引游客打卡[9] - 全聚德通过毛绒烤鸭沉浸式表演推动非遗技艺与现代消费融合[15] - 中国青年报推出"一拍即bao"拍报机提供纪念画报生成服务[6][7] - 北京公交主题搪瓷杯等文创产品获得消费者选购[4][17][19] 消费支付方式创新 - 儿童手表支付功能应用于文创盲盒购买场景[20] 文化传播形式 - 北京中轴线展示视频通过数字化形式向游客呈现[11] - 服贸会网红雪糕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道具[13]
七夕高端品牌局:品牌借在地文化,共谱浪漫消费曲
搜狐财经· 2025-08-05 10:50
行业趋势 - 高端消费品牌借势中国传统文化与在地文化推出特色消费推广活动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巧妙结合为消费者带来别具一格的浪漫体验 [2] - 品牌通过个性化定制服务 经典工艺复刻 城市地标取景以及主题限定产品等方式传递梦幻浪漫的视觉美学和情感表达 [2][4][8][10][12][14] 路易威登(LV) - 推出个性化定制服务 消费者可自由选择色彩 字体 条纹及贴饰元素为心仪包袋赋予独特印记 [2][4] - 七夕甄礼以Dream系列为主角 从经典Monogram图案汲取灵感 融入粒面牛皮革与数码印花工艺渲染柔和渐变水彩色调 [4] - 同时亮相Monogram Archive系列 以经典Monogram帆布焕新演绎Cargo系列复刻1980年代风尚 [4] Prada - 七夕广告大片呈现全新男女成衣及配饰系列 以当代视角向传统致意将神话重构于现代上海都市脉搏中 [8] - 品牌代言人李现与品牌大使陈昊宇穿行于上海七座桥间包括浙江路桥 山西路桥 福建路桥 乌镇路桥 西藏路桥 外白渡桥和杨浦大桥 [8] - 将于小红书平台发起七夕与桥相遇主题互动 参与用户可于指定精品店内获取精美明信片 [8] 巴黎世家(Balenciaga) - 七夕节日限定广告大片由艺术家冯立掌镜 包括一系列肖像和短片 相爱的人们置身于上海各个地标性场景中身着品牌全新系列彼此依偎 [10] - 特殊运镜方式与都市快节奏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静物作品由摄影师Anthony Seklaoui呈现 [10] - 中国演员周奇奇与江奇霖夫妇以秋季25系列造型出镜 搭配印有双心交织品牌标识中号与超大尺码T恤以及饰有七夕主题挂饰的特别款手袋 [10] APM Monaco - 以东方千年"乞巧"之技为精神基座 推出"追寻心翊解码"主题全新限定摩斯密码系列产品 在产品内壁刻下隐秘"SMILE"字符 [12] - 7月25日起至七夕期间通过超200处线下广告构筑实体交互网络 APM城市漫游活动依次落地深圳万象天地 上海长宁来福士 杭州湖滨银泰IN77 [12] Loro Piana - 推出以"团聚与爱"为灵感的2025胶囊系列 以柔和自然色调包括米色 灰色 海军蓝贯穿 通过Whisper花卉印花赋予作品雅致浪漫视觉语言 [14] - 推出限量玩偶Cuddly Panda Tieband Whisper熊猫 选用羊绒与桑蚕丝混纺面料呈现柔软皮草触感 彰显对生活细节的浪漫表达 [14]
“龙舟+消费”激起浪花朵朵
广州日报· 2025-05-25 19:02
大湾区消费季活动 - "购在中国2025大湾区消费季"活动于5月24日在广州市正式启动 由商务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 [1] - 活动重点展示"羊城消费新八景"城市消费品牌的第四景"同船渡·粤韵广州"多元消费场景 [1] - 活动包含龙舟市集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 主题乐园VR划龙舟 机甲醒狮Show 地道龙舟饭等丰富内容 [1] 传统文化IP与消费融合 - 广东龙舟文化是传统文化IP与现代消费潮流融合的生动实践 [2] - 岭南文化包含广东音乐 特色戏曲 岭南建筑 广府民俗等丰富资源 可转化为差异化消费竞争力 [2] - 形成"资源活化—场景迭代—价值增值"的良性循环模式 [2] 消费环境优化措施 - "消费季"聚焦入境消费 推出增加离境退税商店数量 推广"即买即退"措施 [2] - 打造云闪付国际版 提供翻译等一站式服务 [2] - 广州正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打造国际化消费环境 [2]
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的奇妙化学反应
搜狐财经· 2025-05-14 23:29
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融合 - 曲艺美食街通过"曲艺+美食"模式创新,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的有机结合,带动人流量显著提升 [1] - 非遗手工摊位与南北风味美食结合形成"能吃的非遗街",夜间客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5% [2] - 1957创意园区采用"工业遗存+沉浸体验"模式,吸引42家多元业态商户入驻,月均客流量达5万人次 [2] 夜间消费新场景 - 新华区曲艺美食街通过相声、河南坠子等传统曲艺表演与美食摊位联动,打造夜间消费新场景 [1] - 和平路步行街汇聚非遗手工与特色美食,形成"舌尖上的盛宴",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热门选择 [1][2] - 1957创意园区融合苏式厂房与国潮涂鸦,构建"日赏文创、夜品烟火"全时段消费场景 [2] 消费业态创新 - 新华区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推动老旧厂区活化利用,催生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 [2] - "美食+非遗"模式满足青年群体高品质、体验式消费需求,带动夜间经济活力释放 [2] - 创意园区引入文化创意、网红餐饮、艺术体验等多元业态,形成网红打卡地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