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规成本

搜索文档
“放弃社保”协议无效!最高法司法解释敲定劳资关系公平底线
贝壳财经· 2025-08-07 04:57
最高法明确"不缴社保"约定无效的核心内容 - 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明确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均无效,无论双方协商或劳动者单方承诺[1] - 新规将于9月1日生效,劳动者可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1][5] - 同步发布典型案例:保安公司以补助代替社保被判决支付经济补偿[6][7][8]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外卖平台调研显示42.46%骑手未参加任何社保[4] - 中小企业普遍通过"协商一致"或"放弃声明"规避社保义务[4] - 部分劳动者因短期经济压力主动选择现金收入替代社保[4][15] 政策影响分析 - 增强劳动者议价能力与维权底气,防止牺牲长远保障[9] - 企业违法成本增加:需补缴社保+滞纳金+经济补偿[15] - 外卖平台测算显示新增社保成本约20亿元(占净利润15%)[16] 社保参保数据趋势 - 2020年底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99亿/2.17亿/2.68亿人[12] - 2025年6月底三项保险参保人数增至10.71亿/2.45亿/3亿人[13] - 三项社保基金累计结余从2020年6.13万亿元增至2025年9.83万亿元[12][13] 制度优化建议 - 降低企业费率,针对小微企业优化缓缴机制[16] - 建立灵活缴费机制,推动多层级社保制度并轨[16] - 提高社保制度透明度以重建社会信任[16]
特朗普关税阴魂不散?美国司法部挥大棒,中国老板钱包要瘪?
搜狐财经· 2025-07-27 15:35
特朗普关税政策背景 - 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关税,涉及钢铝、电子产品、家具、玩具等多个行业,企业被迫调整供应链至东南亚或暂停美国业务[3] - 拜登政府延续关税政策未取消,因"对华强硬"成为美国政治正确,关税成为无人敢拆的"政治炸弹"[3] - 美国司法部近期成立"关税执法特别小组",联合FBI、国税局严查系统性逃税行为,执法力度从经济处罚升级至刑事追责[3] 司法部严查动因 - 直接动因或为缓解美国财政压力:国债突破34万亿美元背景下,司法部罚款可补充国库收入[4] - 政治动机明显:2024年大选前拜登政府需展现对华强硬姿态,"中国企业逃税"成为转移国内通胀矛盾的现成借口[5] - 政策讽刺性:特朗普关税原为保护美国制造业,实际导致美国企业成本飙升、消费者物价上涨,中国对美出口未显著减少,东南亚国家反成受益者[5] 企业合规成本激增 - 法律成本剧增:关税刑事辩护律师时薪达五位数美元,小企业可能因单次调查破产[7] - 审计费用高昂:五年账目追溯审计成本达数十万至百万美元[7] - 供应链改造费:转口贸易等灰色路径被堵后,企业需重建合规供应链,认证备案成本呈几何级增长[7] - 典型案例:家具出口企业合规支出超过三年关税总额,光伏企业研发投入从销售额8%降至3%[7][10] 企业生存困境 - 司法部采用"钓鱼执法":通过"自愿披露函"施压企业自首,电子企业因主动申报仍被罚200万美元并承担调查费[8] - 原产地认定扩大化:经第三国转口商品若核心部件来自中国即被认定为中国产品,泰国转口贸易商遭关税翻倍+罚款+扣货[9] - 标准模糊化:司法部通过邮件往来等追溯"主观逃税意图",企业防不胜防[8] 行业长期影响 - 中美企业双输局面:美国消费者承担高价,美国企业失去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合规压力挤压研发投入[10] - 执法扩大化风险:可能延伸至数据安全、劳工标准等领域,形成持续性"罚款经济"[10] - 中国制造业韧性显现:新能源、电动汽车等行业在美市场份额逆势增长,但利润空间被合规成本持续侵蚀[10] 企业应对策略 - 供应链重构:放弃转口贸易等灰色操作,严格按原产地规则申报[11] - 合规体系搭建:聘请专业关税律师全面体检,清除合同邮件中"避税"等敏感措辞[11] - 市场多元化:开拓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降低对美国依赖[11] - 行业协同:通过商会集体谈判应对,提升议价能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