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东盟

搜索文档
全球感知|从“圈粉”到“扎根” 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东盟需做好“三门功课”
新华财经· 2025-09-26 15:34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东盟市场的表现 - 2025年1月至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达153.2万辆 同比增长87.3% [1] - 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市场成为重要增长极 [1] - 比亚迪、上汽、吉利、奇瑞、长安、广汽等车企通过直接投资、合资经营及本地化组装等模式深化产业投资 [1] 行业竞争策略转型 - 行业需避免"内卷外溢"风险 实现从"拼价格"到"拼价值"的高质量转型 [2] - 20世纪90年代中国摩托车因"价格战"导致品质滑坡并痛失东南亚市场 [2]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强调不能由"内卷式"竞争再走向"外卷" [2] 合规战略要求 - 东盟各国在外商投资准入、行业监管框架、数据合规等领域存在显著差异 [3] - 2025年后东盟市场竞争本质将是"合规能力的竞争" [3] - 中国与东盟完成第二轮电动汽车标准清单互换 涵盖中国标准139项及东盟标准95项 [3][4] 本地化生态构建挑战 - 马来西亚海关溯源审查发现部分中国品牌车型核心部件超过70%源自中国 未达到40%本地化率要求 [5] - 马来西亚当局拟对涉事企业追缴25%关税差额并处以罚款 [5] - 企业需在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客户体验等方面采取本地化策略适配差异化需求 [5] 产业合作与系统化发展 - 标准互换降低贸易壁垒和技术门槛 加速中国-东盟电动汽车产业资源协同 [4] - 需构建涵盖本地化研发、生产、营销、服务及用户运营的全方位系统解决方案 [6] - 从"产品输出"向"生态赋能"转型是实现长期"扎根"的关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