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台风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三伏,会更热吗?
新华网· 2025-07-16 02:05
今年三伏天气预测 - 预计今年三伏时段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偏多 旱涝并重 东部降水呈南北多中间少分布格局 [2] - 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以及高温热浪将很明显 [2] - 三伏天是全国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段 但高温具体时间、范围和强度与三伏本身无直接联系 [2] - 今年三伏可能较热 因高温天越来越延后 夏末至9月初出现高温较常见 [2] 高温天气成因分析 - 今年高温出现早 主要由于西太副高北跳异常偏早 出梅明显偏早 [3] - 目前雨带位于北方地区 江淮流域在副高控制下形成晴热少雨天气 [3] - 高温热浪主要与天气系统空间分布型直接关联 江淮地区三伏是最热时段 [3] - 近期高温减弱与台风有关 台风影响结束后江淮地区高温将再度反弹 [3] 高温天气长期趋势 - 近十年我国高温呈现新特征 高温日数变长变多 开始时间提早 结束时间延迟 [4] - 高温范围明显扩大 40度以上极端高温范围不断扩大 [4] - 201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夏季强高温屡破记录 高温日数显著增加 [4] - 以北京为例 2021年高温日子达常年夏季一半左右 高温将越来越常见 [4] 高温防范措施 - 需密切关注当地天气预报 特别注意对老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人的影响 [5] - 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 补充水分电解质并及时就医 [5] - 高温影响各行业安全生产 需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避开高温时段作业 [5] - 各行业需采取有效防暑降温措施 [5]
周二周三两天高温热浪再度袭来 周四起雷阵雨接踵而至
每日商报· 2025-07-15 03:01
天气变化趋势 - 杭州主城区气温周一再次跃上高温线 周二周三高温范围扩大且强度更强 周三全省多地直冲38℃+ 杭州最高温预计37~38℃ [1] - 副热带高压与大陆暖高压合并导致高温再次出现 但当前副高强度不强 不会形成持续超38℃的高温 [1] - 周四开始新一轮降温天气 午后雷阵雨 偏东风和台风相继出现 高温将缺勤至下周三 [1] 降温因素分析 - 周四至周六杭州将出现三天午后阵雨或雷雨 周五最高气温降至31℃左右 [2] - 周日开始受东南气流影响 云量增多伴有阵雨或雷雨 偏东风3-5级 最高气温维持在33℃左右 [2] - 周日至下周四预计有2个台风生成 位置偏南偏西 可能登陆华南地区 为杭州带来雨水和降温 [2] 特殊气象现象 - 周日东南气流将带来西湖蓝调时刻 天空湛蓝白云朵朵 空气干净适合摄影 [2] - 蓝调时刻出现在日出前和日落后的20分钟 光线呈现静谧蓝色 天空细腻渐变 蓝色饱和度较高 [3] - 推荐摄影机位包括集贤亭 神州基地 北山街断桥附近 西泠桥最美转角等 [3]
下周天气 | 高温+入伏!热度继续升级 新台风正在“酝酿中”
央视网· 2025-07-13 11:08
高温天气 - 7月以来山东中北部、河南东部、湖北东部、湖南北部等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已达9至12天,局地出现40℃以上酷热天气 [3] - 未来十天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汉及陕西中部等地将持续5至8天35℃以上高温天气,河南、山东西部、河北南部、陕西关中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至42℃,局地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3] - 高温最强盛时段为15日至16日,21日起有所缓解 [3] - 郑州未来一周将持续高温,14日最高气温达42℃,15日达40℃ [6] 降雨与强对流 - 东海热带低压将向东北移动,后期变性并与高空槽合并形成东北冷涡,导致东北、华北雷雨天气频繁 [7] - 未来三天华北、东北、黄淮等地多雷阵雨,局地有大到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短时强降水 [7] - 15日夜间至16日冷涡将引发山东、江苏北部强降雨和对流,16日影响南移至江汉到江淮一带 [8] 台风动态 - 今年第5号台风"百合"已生成,将向日本东部沿海移动,对我国无影响 [10] - 未来10天西北太平洋还将有1至2个台风生成,可能于中旬后期影响我国东南部海域 [10]
“丹娜丝”携强降雨继续影响南方 北方闷热“上线”
快讯· 2025-07-10 00:5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没有涉及公司和行业的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进行总结
“丹娜丝”进一步减弱 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快讯· 2025-07-09 18:03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主要涉及气象灾害信息,未提及任何公司或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按照任务要求,无需输出分析内容。
台风“丹娜丝”周二晚上登陆温州洞头 对杭州影响最强时段已过
每日商报· 2025-07-09 02:29
台风动态 - 第4号台风"丹娜丝"于7月8日晚9点25分在浙江温州市洞头区沿海登陆 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 中心最低气压990百帕 [1] - 台风登陆后逐渐西行 其残余环流将深入内陆 强降雨影响范围包括浙江 福建 江西 广东 广西等地 [2] - 台风路径呈现"Z"字形 二次登陆后与东侧低压扰动相互作用导致路径南落 距离杭州越来越远 [2] 杭州天气影响 - 台风螺旋雨带导致杭州开启"局部倒水"模式 最高气温从高温线降至30℃出头 [1] - 7月8日是台风距离杭州最近 外围环流影响最大的一天 周二维风影响最强时段已过 [2] - 周三白天开始杭州降雨减弱 未来几天处于副热带高压南侧东风带 多阵雨雷雨天气 高温暂告一段落 [2] 浙江降雨情况 - 7月8日傍晚至7月9日 浙南和沿海地区阴有中到大雨 温州 台州 丽水南部部分暴雨到大暴雨 [2] - 7月至9月是浙江台风影响集中期 统计显示8月登陆浙江台风最多(22个) 7月次之 [2]
上百条航线停航!高铁停运!大暴雨、11级大风要来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7-08 11:34
台风"丹娜丝"动态 - 台风中心位于浙江温岭东偏南方约100公里的浙江近海海面,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0百帕 [2] - 预计将以每小时5-10公里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维持或略有增强,将于8日傍晚到夜间在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再次登陆(9~10级,23~28米/秒) [2] - 登陆后将转向西偏南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减弱 [2] 气象影响 - 大风影响:东海及钓鱼岛附近海域、浙江沿海、福建沿海等地区将有6~7级大风,台风中心经过区域风力可达8~9级、阵风10~11级 [3] - 降水影响:浙江中南部和东部、福建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浙江东南部、福建东北部局地特大暴雨(250~260毫米) [3][5] - 高温天气:新疆吐鲁番盆地、福建东部等地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 [20] 交通运输影响 - 国铁上海局停运部分旅客列车,包括杭深铁路G7599、G7521次,杭台高铁G7503、G7575次等 [7] - 浙江147条客运航线停航,291艘客船停运,所有涉水工程停工,4100余艘商船在浙江海域避风 [11] - 海事部门协调150余艘应急拖轮布防在温州乐清湾、台州大陈等水域待命 [11] 防御措施 - 出海渔船尽快回港或就近避风,做好防止渔船碰撞措施 [15] - 关紧门窗,紧固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收回窗外易掉落物品 [17] - 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安全,家里进水时要垫高家具和食物 [17] - 室外避险时远离临时建筑物、广告牌、大树等,不要乘船出海 [18]
台湾本岛进入“全警戒状态”
券商中国· 2025-07-07 07:16
台风"丹娜丝"动态 - 第4号台风"丹娜丝"于今日零点前后在台湾嘉义县沿海登陆,登陆时强度由强台风级减弱为台风级 [1] - 对台湾影响最大的时段为昨日夜间至今日清晨,最大瞬间风力达16级 [1] - 台风路径罕见:从台湾西南部登陆后沿东北方向移动,不同于多数由东向西侵袭台湾的台风 [1] - 台湾本岛启动全警戒状态应对此次台风 [1] 媒体发布信息 - 消息来源为央视网,由罗晓霞责编、姚远校对 [2] - 文章关联推荐内容涉及美国政策动向、特朗普相关新闻及金融市场突发波动 [2] - 文末标注违法信息举报渠道(电话及邮箱) [2]
台风“丹娜丝”继续北上或登陆浙闽沿海 中东部大范围闷热持续
快讯· 2025-07-07 01:04
智通财经7月7日电,今天(7月7日)凌晨,台风"丹娜丝"登陆台湾嘉义县沿海,登陆时强度为台风级, 截至7时前后,它已减弱为强热带风暴。预计"丹娜丝"将继续北上,不排除登陆我国浙江、福建沿海的 可能,公众需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做好防台风措施。今明天,我国高温范围将缩减,但闷热天气格局难 以改变,尤其是江南一带,仍需持续做好防暑措施。 台风"丹娜丝"继续北上或登陆浙闽沿海 中东部大范围闷热持续 ...
河南将开启“高温不退+降雨频发”模式
河南日报· 2025-07-06 23:30
天气形势分析 - 河南中东部高温闷热天气持续 7月7日北中部、东南部最高气温达37℃至39℃ 局部突破40℃至42℃ [1] - 8日至11日高温范围缩小 中东部、东北部最高气温维持在37℃至39℃ 12日后高温继续 [1] - 中东部已历多日高温 后续长时间高温将带来用电负荷压力 [1] 降雨与强对流天气 - 降雨集中在西部、北中部 8日至10日分散性阵雨、雷阵雨频繁 雨量分布不均 [1] - 8日西部、西北部局地有大雨或暴雨 伴随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1] - 11日至13日西部、东部、南部仍有分散性降雨 西部山洪、地质灾害风险显著升高 [1] 台风影响 - 台风"丹娜丝"位于台湾高雄市西偏南约125公里海面 预计7日后影响华南、华东 [1] - 路径存在不确定性 可能对河南南部产生轻微影响 需保持高度警惕 [1] 应对措施 - 相关部门需重点关注中东部用电负荷 做好应急调度 [2] - 西部、北中部地区需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 [2] - 全省气象部门将密切监测天气变化 及时发布预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