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icon
搜索文档
在多伦多唱响“和平颂”(侨界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7 22:56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和平颂》演出概况 - 演出在加拿大多伦多上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集结30多个侨界文艺团体、600余位演职人员 [4] - 演出以中加混血家庭为叙事线索,分为"序幕""家园""黄河""抗争""生命""大战回顾""终曲"等篇章,融合音乐、舞蹈、朗诵、话剧、纪录片等多种艺术形式 [5] - 演出时长近3小时,包含《朝代歌》《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八女投江》等经典节目,以及原创现代舞《生命》等创新内容 [5][9] 演出艺术与技术创新 - 主创团队保留《黄河大合唱》等经典内容,新增环绕立体声音效、全息投影、人工智能影像创作等现代科技手段 [9] - 演出采用跨代演员组合,年龄跨度从不到4岁少儿演员到近80岁老歌手,包含100余名青少年参与者 [9] - 舞台呈现多民族舞蹈《欢庆》,融合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苗族等民族文化元素 [6] 演出社会影响与文化意义 - 演出通过历史影像展现加拿大军人通过驼峰航线援华、华裔军人参与反法西斯战争的事迹 [6] - 现场180余名华侨华人合唱《黄河大合唱》,引发观众强烈共鸣,许多观众眼含热泪 [10] - 活动吸引20余名多伦多高中华裔青少年观演,部分家庭驱车90分钟前往,演出后青少年持续讨论相关历史 [11] 演出背景与侨界联动 - 本次演出为《和平颂》时隔10年重排,2015年首演时已在加拿大侨界获得热烈反响 [7][9] - 演出属于加拿大华人团体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包含探访华裔老兵、历史图片展、研讨会等,活动持续半年 [11] - 加拿大华人文化艺术团体联合会与加拿大演艺联盟等30多个侨界文艺团体联合主办 [4][9]
【史海回眸】多位中国抗日将领曾到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环球时报· 2025-05-08 22:38
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历史作用 - 伏龙芝军事学院是苏联和俄罗斯联邦著名军事院校,设有基本系、供给系、东方系等,另有高级指挥员进修班,为不同国家和民族培养中高级军事人才[3] - 中国共产党早期派往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的成员包括刘伯承、左权、屈武、刘云等人,这些人在国内已有军事经历,主要挑战是语言学习[3] 刘伯承的学习与贡献 - 刘伯承1927年赴苏联学习,先进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苦学俄语,后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系统学习战略、兵种战术、战史等课程[4][6] - 刘伯承善于将军事理论与战例结合,回国后翻译规范了"游击战""指挥员"等军语,并编写多部军事教材,如《步兵教程》《炮兵教程》[7] - 抗日战争期间,刘伯承指挥了夜袭阳明堡、七亘村伏击战、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等战役,沉重打击侵华日军[7] 左权的学习与贡献 - 左权1927年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是中国共产党派往该校的第一批学员,系统学习了团职、师职军事干部知识及正规战、游击战理论[8] - 回国后左权担任红一军团参谋长等职,参与长征,毛主席称赞他为"两杆子都硬的将才"[8] - 全面抗战爆发后,左权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协助开展敌后游击战,1942年在反击日军"扫荡"时牺牲,是八路军抗战期间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10] 其他将领与后续交流 - 国共第二次合作后,刘亚楼、李天佑、钟赤兵等高级将领也到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10] -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与伏龙芝军事学院保持友好往来,继续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