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方案

搜索文档
加沙苦难不应被淡化!联合国秘书长再促立即停火
新华网· 2025-06-28 01:42
加沙地带冲突现状 - 以色列军队27日袭击加沙多地造成数十人死亡 包括轰炸两所学校分别导致8人(含5名儿童)和10人死亡 轰炸布赖杰难民营致6人死亡 [1][2] - 24日以军袭击等待领取援助物资人群造成19死146伤 加沙城南部房屋遭轰炸致5死 [2] - 自3月18日以来以军行动已累计造成6008人死亡 20591人受伤 [3] 人道主义危机 - 加沙地带因封锁面临饥荒 5月下旬起仅允许少量援助物资进入 [2] - 美以支持的私营组织"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接管援助分发但运转混乱 5月下旬以来约550人在物资分发点附近被杀 [2] 国际社会反应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7日强调加沙人道危机不应被淡化 谴责以方阻碍救援 指出引导平民到军事区领取物资等同于杀人 [1][4] - 古特雷斯呼吁立即停火 无条件释放被扣押人员 允许全面人道准入 主张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冲突 [4] - 欧盟26日峰会呼吁立即停火 将讨论以色列是否违反《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人权条款 7月评估后续措施 [4] - 埃及总统塞西26日提议利用中东局势缓和契机实现加沙持久停火 呼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的巴勒斯坦国 [5]
王毅同土耳其外长费丹通电话
快讯· 2025-06-24 13:43
中东局势与外交立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以色列和美国以"未来可能的威胁"为由对伊朗动武严重违反国际法并侵犯伊朗主权 [1] - 美方军机袭击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下的伊朗核设施开创恶劣先例并威胁国际核不扩散体系 [1] - 中方反对以武力解决争端始终站在和平、对话和国际公理一边 [1] - 习近平主席针对中东局势提出四点主张包括推动停火止战、保障平民安全、开启对话谈判和国际社会促和努力 [1] - 中方同伊朗、以色列及有关各方保持沟通期待实现真正停火并推动伊朗核问题重返政治解决轨道 [1] - 中东问题的核心仍是巴勒斯坦问题需推动落实"两国方案"实现巴以和平共处 [1] 土耳其的外交立场与行动 - 土耳其外长费丹表示土方一直致力于推动停火止战并主张对话谈判 [2] - 费丹认为攻击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下的核设施违反国际法并可能带来核泄漏等灾难性后果 [2] - 费丹强调以色列应接受"两国方案"并停止加沙人道主义灾难 [2] - 土方愿同中方加强沟通协调共同致力于实现中东地区和平稳定 [2] 国际合作与和平努力 - 中方支持土方主持召开伊斯兰合作组织外长会推动各方发出反对战争、支持和平、呼吁冲突降级的一致声音 [1] - 中方期待土方继续为推动地区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1]
【王毅同土耳其外长费丹通电话】6月24日讯,2025年6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土耳其外长费丹通电话。王毅表示,中方同伊朗、以色列及有关各方保持着沟通,期待实现真正停火,切实有效落地。各方应在平等基础上重启对话,推动伊朗核问题重返政治解决轨道。中东问题的核心仍是巴勒斯坦问题。要推动落实“两国方案”,最终实现巴以和平共处。中方支持土方主持召开伊斯兰合作组织外长会,推动各方发出反对战争、支持和平、呼吁冲突降级的一致声音,期待土方继续为推动地区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快讯· 2025-06-24 13:4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主要涉及中国与土耳其的外交沟通及中东地区问题,不包含与公司或行业直接相关的内容。因此,按照任务要求,无法提取关于公司或行业的关键要点。建议提供包含经济、市场或企业相关信息的文档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1]
拒绝移走攻击性武器 巴黎航展以色列四展台被“关闭”
新华社· 2025-06-16 14:23
巴黎航展以色列企业展台事件 - 巴黎航展主办方因以色列4家企业拒绝移走攻击性武器而竖起黑墙"关闭"其展台 [1] - 受影响企业包括埃尔比特系统公司、拉斐尔公司、以色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和尤维申公司 [1] - 以色列国防部谴责该行为"令人愤怒、史无前例",要求立即撤墙 [1] 法以关系背景 - 法国政府态度转变与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及人道主义危机相关 [2] - 法国计划与沙特共同主办联合国会议推动"两国方案",可能承认巴勒斯坦国 [2] - 法国外长明确表示"决心承认巴勒斯坦国" [2] 展会动态 - 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于6月16日开幕,持续至22日 [1] - 未展示硬件的3家以色列企业小展台及以色列国防部展台仍正常开放 [1] - 主办方声明正与各方磋商寻求合适解决方案 [1]
中方重申:加沙冲突不能再延宕,人道灾难不能再继续
快讯· 2025-06-13 07:59
中方重申:加沙冲突不能再延宕,人道灾难不能再继续 金十数据6月13日讯,6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联大紧急特别会议12 日高票通过了有关加沙冲突的决议草案。中方对此有何评论?"中方代表已在表决后的解释性发言中全 面阐述了立场。我愿重申,有关决议的高票通过,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压倒性呼声。加沙冲突不能再延 宕,人道灾难不能再继续。"林剑表示,中方呼吁维护国际法权威,切实落实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大有关 决议,推动加沙局势尽快降温,实现巴勒斯坦问题在"两国方案"基础上的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北京 青年报) ...
联大通过决议要求以巴冲突方立即无条件永久停火
新华网· 2025-06-12 23:57
联合国大会决议内容 - 要求以巴冲突方立即无条件永久停火 [1] - 要求以色列立即解除对加沙人道主义援助的准入限制并结束封锁 [1] - 强调冲突方需遵守国际人道法义务,保护平民并追责违法行为 [1] - 强烈谴责以断绝平民粮食作为战争手段及非法阻挠人道援助的行为 [1] - 重申以色列作为占领国有义务确保人道援助送达所有有需要的民众 [1] 决议表决与背景 - 决议以149票赞成、12票反对、19票弃权通过 [2] - 除以色列和美国外,另有10个国家投反对票(阿根廷、斐济等) [2] - 联合国安理会此前因美国否决未能通过加沙停火决议 [2] - 本次紧急特别会议是自1997年4月召开后的复会 [2] 政治立场与长期方案 - 重申坚定支持"两国方案",反对改变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人口及领土状况 [2] - 反对强行驱逐巴勒斯坦人和非法夺取巴勒斯坦领土的行为 [2] - 强调联合国对巴勒斯坦问题负有永久责任直至解决 [2] 人道与法律要求 - 要求各方遵守对被扣押人员的国际法义务,包括立即无条件释放 [1] - 促请联合国会员国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以色列履行国际法义务 [1]
英媒:美国政府施压多国,别参加下周的联合国巴以问题大会
环球时报· 2025-06-12 22:28
美国外交政策立场 - 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外交照会阻止各国参加联合国巴勒斯坦问题会议,并威胁对参会国家施加"外交后果" [1] - 美方认为会议将破坏加沙停火谈判,并可能"助长哈马斯气焰",反对单方面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行动 [1] - 美国驻以大使明确表示当前政策不再全力支持巴勒斯坦建国,除非出现"重大变化" [2] 会议背景与目的 - 会议由法国和沙特主导,旨在制定巴勒斯坦建国路线图并保障以色列安全 [2] - 法国总统马克龙曾表态可能承认巴勒斯坦国,若实施将成为首个采取此行动的西方主要国家 [2] 国际反应 - 欧洲外交官批评美国照会行为是"愚蠢的霸凌",但预计多数国家不会因此放弃参会 [1] - 美国驻以大使的言论被以媒解读为坚定支持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的主权主张 [2]
美国被爆施压各国不要参加下周联合国巴以问题会议,欧洲外交官怒斥:愚蠢的霸凌行径
环球网· 2025-06-12 05:28
美国劝阻各国政府出席联合国巴勒斯坦问题会议 - 美国正以破坏"人质释放努力"为由,劝阻各国政府不要出席下周在纽约举办的有关巴勒斯坦问题的联合国会议 [1] - 美国外交照会称任何在会后采取"反以色列行动"的国家将面临来自华盛顿方面的外交后果 [3] - 美国反对会议所暗示的对以色列的抵制、制裁及其他惩罚性措施 [3] 会议背景及目的 - 由法国和沙特阿拉伯共同组织的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会议将于6月17日至2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 [3] - 会议旨在重启"两国方案"构想 [3] - 联合国秘书长强调"两国方案"不容置疑,国际社会有责任为其实现创造条件 [3] 法国可能承认巴勒斯坦国 -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法国可能会在此次会议上承认巴勒斯坦国 [3] - 如果马克龙坚持这一表态,法国将成为第一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西方重量级国家 [3] 国际反应 - 一名欧洲外交官斥责美国的做法是"霸凌"且"愚蠢" [3] - 该外交官认为不会有太多国家因此放弃参会 [3] - 美国国务院和法国外交部均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3]
阿巴斯致信马克龙 支持解除哈马斯武装
新华社· 2025-06-10 14:45
巴勒斯坦政治动态 -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致信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支持解除哈马斯武装并承诺"史无前例的"改革 [1] - 阿巴斯明确要求哈马斯移交武器给巴勒斯坦安全部队,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并提议联合国授权国际维稳部队进驻 [1] - 法塔赫与哈马斯自2007年分裂后分别控制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1] 国际会议与外交进展 - 法国与沙特计划在联合国总部主办推动"两国方案"的国际会议,法国可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1] - 马克龙4月曾呼吁解除哈马斯武装、改革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以落实"两国方案" [2] - 目前超过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承认巴勒斯坦国,法国若承认将具重大象征意义 [2] 巴勒斯坦内部改革计划 - 阿巴斯承诺一年内在国际社会监督下举行总统及议会选举,但未透露改革具体细节 [1][2] - 国际社会共识认为"两国方案"(基于1967年边界、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是解决巴以冲突的唯一出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