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搜索文档
为实干加油 为百姓造福
人民日报· 2025-08-07 22:40
政策背景与核心举措 - 中共中央于2024年8月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建立基层减负制度规范 [1] - 政策聚焦7方面21条具体规定包括精文简会 考核简化 政务应用整合 权责边界厘清等硬约束措施 [9] - 中央层面建立专项工作机制多次部署要求并公开通报典型问题强化统筹协调和责任落实 [4] 地方实施成效 - 广东省广州市通过精文简会措施使市 区 镇街三级发文开会量同比下降15%以上 [10] -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通过考核瘦身实现督考事项减少20%以上推动基层工作从报表防转向地头防 [11] - 上海市开展四减行动要求市级部门居村系统最多保留1个 区级仅保留1个并统一接入全市数字化平台 [11] 政务服务优化 - 湖北省南漳县政务中心通过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专窗实现7张表单压减至1张 办事时间压缩30% [14][15] - 江苏省建湖县打造科小二服务团队推动机关干部每周至少一半时间下沉企业一线实现精准服务 [16] - 北京市石景山区社区通过小院议事角机制解决电动自行车乱停问题展现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16] 基层活力释放 - 江西省遂川县枚溪村整合空间资源摘除形式主义牌子增设养老托幼等功能区提升为民服务实效 [13] - 基层干部从无谓事务中解脱后更多精力投入实地服务如甘肃省农技员深入田间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11] - 技术赋能显著提升效率 上海市普陀区通过数字居委会实现社区经费申请审批时间从1个月缩短至半小时 [12]
破除指尖之累:政务App整合提速
北京商报· 2025-08-07 14:40
政务App整合与规范 -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原则上最多运行1个面向基层的政务App 填表报数交材料功能一般不向下延伸到县级 [3] - 现有多个政务App需逐步清理压减整合 县以下单位开展"瘦身行动" 避免"一个部门一个App"的碎片化现象 [3] - 政务App填表报数功能原则上通过省级平台统一报送 推动数据共享 实现同类材料"最多报一次" [3] - 海南 重庆等地试点"一表通"系统 基层数据填报量减少60%以上 [4] - 禁止设置打卡签到 积分排名 统计在线时长等强制性功能 除安保 应急等特殊场景外 [4] - 严格政务App立项审核 未经信息化项目审批部门批准不得新建 行业系统已建统一App的须向地方开放权限 [6] - 禁止将App安装率 登录频次等作为考核指标 取消工作照片 视频上传等非必要要求 [6] - 推动垂管系统与地方平台互联互通 应急管理 市场监管等高频使用系统率先实现数据共享 [6] 文件会议管理优化 - 实行年度发文总量控制 超发需向上级书面说明 禁止以"白头文件" 便笺等形式规避监管 [8] - 严格限定文件篇幅 除综合性文件外专项工作文件不超过4000字 配套文件不得照搬上位文件内容 [8] - 推行会议"能并则并 能减则减"原则 综合性会议每年不超过1次 未经批准不得直达基层开会 [8] - 参会人员严格按主题相关度划定 避免"层层陪会" 中央部门会议一般不要求市县以下单位参加 [8] - 倡导"短实新"会风 地方党政"一把手"同场会议不重复讲话 主报告不超过1小时 分组讨论会期不超过1.5天 [8] 督查检查考核机制改革 -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每年对地方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不超过1项 同类事项合并 多部门联合开展 [10] - 省级部门对市县乡三级实地督查每月不超过规定次数 防止"扎堆式"检查 [10] - 禁止将开会发文 拍照留痕 学习笔记等作为评判标准 不得以领导批示 媒体刊发文章等作为考核内容 [10] - 考核指标大幅压减 杜绝"千分制" "搭车考核" 严禁随意设置"一票否决"或签订责任状 [10] - 严禁上级机关从县以下单位借调干部 市以上单位借调需严格审批备案 [10] - 未经省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 不得将未列入清单的职责事项擅自向乡镇(街道)下放或变相下放 [10] - 大幅压减创建示范活动 市县以下单位不得开展达标评比 杜绝"运动式"创建浪费资源 [10]
一财社论:明确规范基层职责是整治形式主义的重要环节
第一财经· 2025-08-07 13:30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于去年8月发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并于今年8月6日再次发布,强调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基层减负工作的高度重视,并视其为攻坚战和持久战 [1] - 政策核心目标是整治形式主义问题,通过21条具体措施精简文件会议、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借调干部、权责划分以及创建示范活动,以减轻基层负担并提升治理效能 [2] 政策实施成效 - 政策出台一年后,调查问卷显示95%以上基层干部认为减负效果"好"或"较好",表明措施得到广泛认可 [1] - 中央层面已公开通报26起典型问题,并带动省市级通报近4000起案例,强化了执行和监督机制 [7] 基层权责规范措施 - 政策要求省级党委和政府建立健全乡镇(街道)职责清单,清理不规范事项,未经省级统一部署不得擅自下放或变相下放职责 [4] - 明确禁止将村(社区)作为行政执法、城市管理或招商引资的责任主体,并限制各类组织对基层单位的达标活动,以遏制层层加码现象 [5][6] 问题根源与挑战 - 形式主义根源部分源于上级政绩意识和基层服从意识,导致基层承担过多非本职任务(如学校教师被派教学外工作),影响本职绩效 [4][8] - 权责不明确易使基层焦头烂额于职责外事务,造成本职工作与附加任务均难以有效完成 [4] 长期机制与执行保障 - 政策将落实情况纳入巡视巡察和新闻舆论监督,对违规行为追责问责并公开通报,以强化制度执行力 [7] - 基层干部普遍期盼减负工作长期化,避免负担反弹,确保政策持续效果 [1][2]
减负增效促实干 轻装奋进新征程——《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出台一年间观察
新华社· 2025-08-07 05:01
政策实施成效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8月发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为深化整治工作提供制度遵循[1] - 广西出台《制发文件与为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审核事项清单》,通过"减负体检"使文件内容更务实,减少基层负担[2] - 江苏连云港推行"扫码检查 阳光执法"和"综合查一次"改革,整合消防、环保、应急等多部门检查,减少企业迎检次数[3] 数字化赋能 - 天津滨海新区试点"一表通"系统,实现市、区、街道三级数据共享,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减少重复报送[4] - 新疆建立乡镇履职事项清单制度,明确职责边界,低保申请等事项实现乡镇一站式办理或村级代办[7] 活动规范管理 - 浙江浦江县清理优化创建示范活动,撤销"无信访积案村(社)"等5项拟开展项目,减少基层迎检台账压力[5] - 中央层面已通报26起典型问题,带动省市两级通报近4000起,推动从"点上改"向"面上治"转化[10] 基层效能提升 - 新疆推动7336名县乡借调人员回归本职,保障基层队伍稳定[7] - 北京什刹海街道削减绩效考核指标,社区工作者通过业务培训和案例分享提升"实战"能力[9] - 调查显示95%以上基层干部认为减负效果良好,期待长期坚持[11]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新华社· 2025-08-07 00:01
4.严控会议数量。召开会议严格实行计划管理。法定性、制度性会议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本系统本 领域综合性工作会议,原则上每年不超过1次,各级部门召开的业务工作会议能合并的合并、能精简的 精简。各级召开日常性会议应当精简务实、控制频次,可以合并研究审议的事项应当合并。对上级精神 不刻意搞开会传达不过夜。未经同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批准,不得随意召开直达基层的会议(含电视电 话、网络视频会议),对已直接开到基层的,不再层层召开。压减现场观摩会、推进会等频次数量。已 制发文件的工作事项原则上不再专门开会部署。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对年度综合性会议加大统筹力度, 防止年底年初扎堆开会,明显减少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 委会主任参加的会议数量。 5.控制规模规格。严控参会人员范围、层级,只安排与会议主题密切相关的单位参加,不搞层层陪 会。合理确定会议规格,由分管负责同志召集部署的会议,一般不要求下级主要负责同志参会。以部门 名义召开的会议,未经同级党委批准,不得要求下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参会。不简单以出席会议领导 级别对参会人员提出相应级别要求,可由分管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不要求主要负责同志参会, ...
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证券时报· 2025-08-06 22:05
政策发布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执行 [1] -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被定性为顽瘴痼疾,必须坚决纠治 [1] - 基层被定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需要从形式主义束缚中解放 [1] 政策目标 - 制定《若干规定》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1] - 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 [1] - 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引导党员干部积极担当作为 [1] 执行要求 - 中央层面将建立专项工作机制并定期督促检查 [1] -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省级党委政府需实事求是部署工作 [1] - 各级党委(党组)要履行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行 [1]
破除指尖之累 政务App整合提速
北京商报· 2025-08-06 16:05
政务App整合 -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原则上最多运行1个面向基层的政务App,填表报数交材料功能一般不向下延伸到县级 [3] - 现有多个政务App到基层的需逐步清理压减整合,避免"一个部门一个App"的碎片化现象 [3] - 政务App的填表报数功能原则上通过省级平台统一报送,推动数据共享,实现同类材料"最多报一次" [3] - 市县级App需逐步与省级平台功能整合,打破"数据孤岛" [3] - 海南、重庆等地试点"一表通"系统,基层数据填报量减少60%以上 [4] - 除安保、应急等特殊场景外,禁止设置打卡签到、积分排名、统计在线时长等强制性功能 [4] 政务App管理措施 - 严格政务App立项审核,未经信息化项目审批部门批准不得新建 [5] - 行业系统已建统一App的须向地方开放权限,避免重复建设 [5] - 禁止将App安装率、登录频次等作为考核指标,取消工作照片、视频上传等非必要要求 [5] - 推动垂管系统与地方平台互联互通,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高频使用系统将率先实现数据共享 [5] 文件会议管理 - 实行年度发文总量控制,超发需向上级书面说明,禁止以"白头文件"、便笺等形式规避监管 [6] - 严格限定文件篇幅,专项工作文件不超过4000字,配套文件不得照搬上位文件内容 [6] - 推行"能并则并、能减则减"原则,综合性会议每年不超过1次 [6] - 参会人员严格按主题相关度划定,避免"层层陪会",中央部门会议一般不要求市县以下单位参加 [6] - 倡导"短实新"会风,主报告不超过1小时,分组讨论会期不超过1.5天 [6] 督查检查考核 - 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每年对地方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不超过1项,同类事项合并、多部门联合开展 [8] - 省级部门对市县乡三级实地督查每月不超过规定次数,防止"扎堆式"检查 [8] - 禁止将开会发文、拍照留痕、学习笔记等作为评判标准 [8] - 考核指标大幅压减,杜绝"千分制""搭车考核",严禁随意设置"一票否决"或签订责任状 [8] - 省市县三级统筹督查事项,避免多头重复 [8] 基层权责规范 - 严禁上级机关从县以下单位借调干部,市以上单位借调需严格审批备案 [8] - 未经省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不得将未列入清单的职责事项擅自向乡镇(街道)下放 [8] - 大幅压减创建示范活动,市县以下单位不得开展达标评比 [8]
受权发布丨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新华社· 2025-08-06 10:58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若干规定》,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切实把基层从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束缚中解脱出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担当作为,有更多精力抓落实。中央层面整治形式 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要定期督促检查,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省级党委和政府在安排部署 工作时要实事求是,党委(党组)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监督执行,确保《若干 规定》落到实处。 《若干规定》全文如下。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通知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制定《若干规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 全会精神,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对于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具有重要意义。 三、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 2024年8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为了深化拓展整治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证监会发布· 2025-08-06 10:25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核心内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旨在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健全基层减负长效机制[2][4] -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严格执行规定,统筹减负与赋能,确保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2] - 中央层面建立专项工作机制定期督查,各级党委履行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行[2] 精简文件 - 实行文件计划管理与总量管控,年度发文数量一般只减不增,超上年需书面说明[5] - 文件字数限制:综合性工作不超过5000字,专项工作不超过4000字,要求开门见山、精炼落实措施[5] - 配套文件不得照搬上位文件,禁止以变通方式规避发文数量管理[5] 精简会议 - 综合性工作会议每年不超过1次,日常会议合并精简,直达基层会议需同级党委批准[6][7] - 严控参会范围与规格,部门会议未经批准不得要求下级党委政府负责人参会[7][8] - 会议时长限制:主要领导讲话不超过1小时,非讨论类会议半天以内,推广电视电话会议形式[8] 督查检查考核规范 - 中央部门年度督查检查考核每部门不超过1项,同类事项合并开展[9] - 禁止调研变相考核,不得将领导批示、媒体发文作为考核内容[10] - 考核指标突出重点,禁止"千分制"、月度排名及变相设置"一票否决"[11] 政务应用程序管理 - 中央部门最多运行1个基层政务APP,填表功能不延伸至县级,推动数据共享实现"最多报一次"[13] - 禁止强制打卡签到、积分排名,不得将点赞量、学习时长等作为考评依据[14] 基层权责规范 - 省级政府建立乡镇职责清单,禁止将村(社区)作为行政执法、招商责任主体[15] - 清理非清单事项下放,专业性事项上收,公共服务可市场化购买[16] - 省级统一规定村(社区)挂牌数量式样,取消非法定证明要求[16][17] 创建示范活动 - 未经批准不得新增创建示范及授牌命名活动,市县乡不开展创建示范[18][19] - 禁止举债搞创建、收取费用,达标活动清理后自行取消[20][21]
中办、国办发文!整治形式主义!
券商中国· 2025-08-06 10:06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核心要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旨在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引导党员干部积极担当作为[1][3][4] 精简文件 - 严控文件数量:实行计划管理、总量管控和发文立项制度,年度发文数量一般只减不增,超过上年度需书面说明[5] - 提升文件质量:地方和部门文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部署专项工作文件不超过4000字,配套文件不得简单照搬上位文件[5][6] - 加强评估审查:制发文件需进行减负一致性评估,一般不要求报送贯彻落实情况或制定配套文件[6] 精简会议 - 严控会议数量:综合性工作会议每年不超过1次,日常性会议控制频次,防止年底年初扎堆开会[7] - 控制规模规格:严控参会人员范围,不搞层层陪会,中央部门工作会议一般不安排市县及以下单位参会[8] - 提升质量效率:主要负责同志讲话不超过1小时,会议一般安排半天以内,能采用视频形式的不集中开会[8] 督查检查考核 - 严格计划和备案管理: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每部门不超过1项,同类事项合并进行[9] - 改进方式方法:不将领导批示、媒体刊发文章等作为考核内容,不把开会发文、拍照留痕作为评判标准[10] - 严控总量:省市县三级合理统筹督查检查事项,防止多头重复、集中扎堆[11] 借调干部 - 不向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不得以工作专班、跟班学习等名义变相借调[12] - 严控向市及以上单位借调干部:借调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特殊情况延期不超过6个月[12] 政务应用程序管理 - 清理整合面向基层的政务应用程序: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最多运行1个,填表报数功能一般不延伸到县级[13] - 严格建设管理:未经批准不得新建政务应用程序,不得设置打卡签到、积分排名等强制性功能[14] - 防止功能异化:不得强制推广下载,不得将点赞量、转发量等作为考评依据[14] 基层权责 - 建立健全职责清单:省级党委和政府指导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村(居)委会不作为行政执法等责任主体[15] - 完善清单外事项准入制度:未经省级统一部署不得将未列入清单的职责事项下放乡镇(街道)[16] - 规范工作机制和挂牌:未经省级批准不得要求村级组织设立各类工作机构并挂牌[16] 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 - 精简种类数量:大幅减少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未经批准不得新增[17] - 注重创建示范实效:不得搞"运动式"、"作秀式",不得举债搞创建[18] - 在基层不搞达标活动:各级不得开展以乡镇(街道)、村(社区)为对象的达标活动[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