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倡议

搜索文档
“中国倡议正转化为实际成果”(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22:50
八月十九日,在肯尼亚内罗毕非洲之星铁路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机务运转整备场,中肯两国铁路工作者在 机车前站列并组成"3000"字样,以纪念蒙内铁路实现安全运营三千天。 新华社记者 杨 光摄 近日,由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与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联合主办的 第五届世界和平与发展高端论坛在河南师范大学举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推动构 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议题展开交流对话。 当前,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从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到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 国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表明,中国始终心系全球南方、扎根全球南方。中国通过多边机制与活动,努力 扩大全球治理格局中的发展中国家声量。 做世界多极化进程主要推动者 近年来,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以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 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 ...
“‘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亮相北京文化论坛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5:01
项目概况 - 南京大学中华文明数智创新实验室牵头"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 在2025北京文化论坛作为重要成果亮相 [1] - 项目以跨学科数智方法赋能古城保护 通过卫星图片、天地图和海量文献资料的算法整合破解保护难题 [1] - 目前技术已应用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1] 技术应用与规模 - 已完成近3000个中华古城的数字复原和保护区划定工作 [1] - 项目为古城保护提供高效的"中国范式" 为全球人类历史聚落遗产传承保护创新方法和探索标准 [1] 研究方向 - 实验室以文明研究为"主轴" 重点开展文明探源与文明传承研究 [1] - 文明传承项目聚焦中华古城保护数字图谱集成和边疆地域中华古城图谱两大工程 [1]
全球百余位嘉宾交流互鉴,2025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聚焦“尊重文明多样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3 14:06
论坛核心观点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聚焦文明交流互鉴与多样性尊重 全球百余位文化领域嘉宾探讨文明发展路径与实践价值 [1][3] - 论坛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核心 提出"以文塑魂""数字赋能""人文共生"三大关键主张 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共识 [3] 文明多样性价值与特征 - 文明多样性被定义为人类社会基本格局与进步源泉 差异驱动交流 历史案例包括丝绸之路推动中国四大发明与阿拉伯医学互鉴 [7][8] - 文明五大共同特征包括:多元共生是固有特征 平等尊重是相处之道 交流互鉴是发展动力 民心相通是重要渠道 天下大同是终极追求 [3] - 文明多样性被视为财富而非负担 承认差异与平等尊重是实现共赢的基础 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支撑作用 [8] 文化交流实践与案例 - 中华文明历来坚持开放交流 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郑和下西洋 现代案例包括中国影视剧及《大中华文库》等文化成果出海 [11] - 东西方文明双向交流案例:17世纪利玛窦将中国文化引入欧洲并传播西方科学知识 现代媒介(手机/电视)进一步便捷化文化交流 [14][16] - 数字技术推动文化传播突破时空限制 故宫2024年线上展览全球访问量达10亿人次 AI修复与多语言翻译(24小时译制30种语言)提升文化可及性 [16][18] 数字技术对文明交流的影响 - 数字技术兼具"破壁者"与"赋能者"双重角色 虚拟现实实现敦煌莫高窟与卢浮宫"云游" AI还原《最后的晚餐》原始笔触 [16] - 需警惕算法茧房加剧文化隔阂及数字鸿沟导致参与不平等 对策包括加大文化资源数字化投入 推动国际数字文化共享 [18][19] - 建议通过数智化赋能文明建设 开发沉浸式/交互式文化产品 筑牢数字文明价值根基 使技术成为文明对话桥梁而非壁垒 [19] 全球文明倡议与治理启示 - 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对传统的尊重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与之理念相通 "和而不同"被视为未来世界文明方向 [8] - 东方智慧(如"人民至上""和合共生")为全球治理提供启示 需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挑战中转化为务实行动 [13][14] - 呼吁各国摒弃文明优越论 打破文化交流壁垒 坚持平等互鉴 以文明多样性驱动人类进步 [13]
鉴往知来,书写全球治理新篇章(大使随笔)
人民日报· 2025-09-22 22:16
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积极落实好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唱 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不懈努力。 要旗帜鲜明弘扬正确二战史观。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会同联合国、部分会员国举办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 纪念活动,让国际社会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 国人民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许多国家外交官深受触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 雷斯明确表示,中国为二战胜利作出的贡献极其重要。 要坚定不移支持联合国发挥作用。习近平主席强调,联合国是践行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治理的核心平 台,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要维护好来之不易的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坚决反对一切 形式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联合国作为国际体系的核心正面临严重 冲击,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维护其权威,支持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 要携手共进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面对全球治理赤字不断加剧,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指明 了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的五大核心理念。这是 继三大 ...
共同开辟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解码全球治理倡议的世界意义
人民日报· 2025-09-22 22:15
全球治理倡议提出背景 - 习近平主席于9月1日在天津主持上海合作组织会议时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旨在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1] - 该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 中国为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1] 倡议核心原则 - 聚焦主权平等 国际法治 多边主义 以人为本 行动导向五大方向 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本遵循 [1][4] - 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即全球治理事务由各国共同商议 共同建设 成果共同分享 [2][3] - 明确回应全球治理"由谁治理、如何治理、为谁治理"三大命题 为改革提供方向原则和路径 [3] 国际社会响应 - 俄罗斯 马来西亚 斯洛伐克 尼加拉瓜 古巴 瑙鲁等国家及国际组织表示赞赏支持 [4] -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认为倡议对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意义重大 塞方完全支持 [5] -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肯定倡议兼具先进理念和切实解决方案 对提高全球治理水平作用显著 [5] 中国治理理念演进 - 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 安全 文明 治理倡议 形成系统化全球治理理念体系 [8]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等思想与倡议核心理念高度契合 [9] - 强调创新完善而非另起炉灶 体现开放包容精神 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 [10] 现实紧迫需求 - 全球经济增速预计2025年将放缓至2.4%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严重滞后 [14] -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 联合国权威受冲击 国际机制全球南方代表性不足 [3][11] - 气候变化 数字鸿沟 人工智能等新疆域治理缺位问题日益突出 [14][18] 中国实践行动 - 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5年来派出官兵5万余人次 执行25项维和行动 [15] - 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贸易伙伴 给予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16] - 推动金砖国家历史性扩员 支持非盟加入G20 构建上合组织为最大区域性国际组织 [17] - 在人工智能 网络空间等领域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 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 [18] 未来推进方向 - 以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为契机 加强全球治理合作 [19] - 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增强行动实效 扩大成果分享 构建公正合理治理体系 [19]
让和平的阳光照亮世界
新华社· 2025-09-22 00:55
然而,今天的世界并不太平。战火在一些地区燃烧,地缘冲突此起彼伏,人道主义危机不时爆发…… 9月21日是联合国大会确立的国际和平日。"和平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期待与殷切向往。"2018年,习 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的贺信中道出人类对和平的共同期盼。 "让和平的阳光照亮世界。"这是一个有着深厚天下情怀的东方大国的深沉梦想。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 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 "即刻行动,建设和平世界"——联合国确定的2025年国际和平日主题,既是对动荡不安国际形势的回 应,也是对全球维护和平共同行动的呼唤。 2015年9月,在联合国总部,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国为和平而来》为题,深情讲述了执行维和任务时不 幸殉职的中国女警察和志虹的故事: "她曾经写道:'大千世界,我也许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心愿。'这是她生 前的愿望,也是中国对和平的承诺。" 从历史烽火中走来的中国,深知和平之珍贵、发展之不易。因此,中国以行动守护安宁,以合作取代对 抗,以包容消弭分歧。和平发展这条路,中国不止 ...
以“会”为媒 向新而行——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观察
新华网· 2025-09-21 23:44
新华社兰州9月21日电 题:以"会"为媒向新而行——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观察 新华社记者张玉洁 9月21日,在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与会嘉宾借助VR设备沉浸式游览莫高窟虚拟场景。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摄 2016年9月,首届敦煌文博会举办。这个以"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在过去7届吸引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嘉宾参 会,以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金秋时节,丝路古郡再度迎来高光时刻。来自97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的千余名嘉宾齐聚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感受丝路文化 的千年脉动,奏响文明互鉴的当代乐章。 一场名为《丝路回响:过去、现在、未来》的音乐会,19日晚在甘肃省敦煌市飞天剧院上演。 9月21日,与会嘉宾在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参观敦煌文化主题展。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绘于敦煌壁画的筝、笛、箫、箜篌等乐器,在当代乐师手中复现。中西音乐元素的结合,让敦煌古谱和壁画故事变成动人旋律。 "我们希望通过音乐带领观众穿越古今,以当代视角审视传统,以古老智慧启迪未来。"香港天籁敦煌乐团艺术总监甘圣希说。 翻开史册,河西走廊风云际会,敦煌 ...
陈刚会见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江辉
广西日报· 2025-09-21 01:31
广西人工智能与航天技术发展 - 广西协力打造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人工智能合作 [1] - 广西抢抓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 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机遇 [1] - 广西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加强合作 推动空间科学技术创新应用与发展 推动更多合作成果落地广西惠及东盟 [1]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合作方向 - 组织与各成员国在空间科学探索 空间技术开发 空间技术应用等领域开展密切合作并取得积极成效 [2] - 组织将推动人工智能和航空航天技术融合发展 打造更多应用场景 [2] - 组织计划借助广西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 吸引更多国家与组织参与空间合作项目 [2] 合作平台与活动 -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作为重要合作平台 [1][2] -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在南宁参加中国—东盟技术对接会系列活动之商业航天与空间智能会议 [2]
“全球治理倡议秉持多边主义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访联合国副秘书长李军华
新华社· 2025-09-21 01:28
全球治理倡议与多边主义 - 全球治理倡议秉持多边主义原则 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 强调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1] - 倡议包括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 全球治理倡议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体现对多边合作的重视和解决全球性挑战的决心 [1] - 联合国愿与中国及所有会员国合作 确保倡议促进包容性发展 增强透明度并造福所有国家 [1] 中国对联合国的贡献 -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在促进《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方面发挥日益重要作用 [2] - 中国是联合国常规预算和维和预算的第二大出资国 维和人员参与最具挑战性的维和行动 体现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坚定承诺 [2] - 通过南南合作和创新融资机制增强联合国影响力 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覆盖100多个国家开展200多个项目 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 中国减贫成就为全球消除极端贫困作出巨大贡献 对促进全球发展和繁荣至关重要 [1] - 中国致力于构建更加公平 更具代表性的国际秩序 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体系 推动包容性全球化使所有国家受益 [1] - 中国继续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对维护多边主义 确保全球化进程促进人类福祉和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至关重要 [2]
学习手记 | 让和平的阳光照亮世界
新华社· 2025-09-21 01:10
中国和平发展理念 - 和平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期待与殷切向往 中国强调和平对世界的重大意义 [2][3] - 中国以行动守护安宁 以合作取代对抗 以包容消弭分歧 和平发展这条路不止于言更践于行 [3] -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 受益而不觉 失之则难存 道出和平的弥足珍贵 [3] 中国和平倡议与行动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 全球治理倡议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 -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将和平发展写入宪法的大国 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5年累计派出维和官兵5万余人次 [4] - 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在应对国际热点时坚持劝和促谈 [4] 中国和平承诺 - 中国女警察和志虹以羽毛方式承载和平心愿 体现中国对和平的承诺 [3] - 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宣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4] - 中国庄严宣示让和平的阳光照亮世界 展现东方大国的深沉梦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