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发展倡议

搜索文档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范式转变——访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
新华社· 2025-08-15 15:13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 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代表着人类看待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范式转变,不仅提出愿景,更在实际行动中推进 [1] - 生态文明被写入中国宪法,体现国家层面对该理念的重视,并建立相应制度体系推进现代化 [1] 生态保护与治理 - 中国建立国家公园等生态保护体系,部分保护区跨越多个行政区,将生态系统作为整体治理 [2] - 治理模式强调"让社会适应自然",而非改造自然 [2] 新能源技术发展 - 中国在光伏、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全球领先,并在风能、储能电池、氢能降本及长距离运输方面具备优势 [2] -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和智慧电网建设有助于缩小各国能源获取差距 [2] 青年与科技革命 - 中国年轻一代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其研究推动新科技革命发展 [2] - 中国及亚洲将在未来科技革命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2]
泰中双边区域发展合作研讨会在曼谷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15 10:11
泰中双边区域发展合作研讨会会场。人民网记者 孙广勇摄 值此中泰建交5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此次研讨会及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不仅是两国在绿色经济领域深化互利合 作的具体行动,更是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高质量共建绿色 "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 人民网曼谷8月14日电 (记者孙广勇)泰中双边区域发展合作研讨会8月9日—10日在泰国曼谷举办,此次会 议由泰国高等教育科研与创新部主办,泰国高等教育科研与创新部、泰国科研与创新促进委员会、孔敬大学、清 迈大学,以及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云南省商务厅和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泰国高等教育科研与创新部区域发展办公室(PMUA)副主任普恩致辞表示,泰中双方具有共同的意愿,即 利用科研、创新和绿色技术作为两国经济和社会稳步、可持续向前发展的驱动力,两国合作前景广阔。 研讨会上,中泰两国代表就高质量共建绿色"一带一路"进行深入研讨,并签署多项合作备忘录,以实际行动 献礼中泰建交50周年。与会代表表示,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整合各方资源,在技术研发、产业应用、人才 培养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推动中泰相关产业的创新与升级。 此次研讨会上,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与泰国高等教育科研 ...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8-11 02:32
"中国不追求一枝独秀,更希望百花齐放,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实现现代化。"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着眼全人类共同福祉,郑重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 八项行动,表明中国携手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实现现代化的决心。 "习近平主席为人民谋福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倡导和平而非战争、合作而非对抗、创造而非破坏, 为世界做出了榜样。"巴西总统卢拉道出很多国家共同的感受。 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14亿多中国人民整体迈入现代化,意味着形 成一个超过现有发达国家规模总和的巨大市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不仅关乎中国 人民福祉,也关乎世界各国人民福祉。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深入思考中国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深刻总结国际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论断。 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 王称霸的基因。 "中国人自古以来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为公'、'和谐万邦'的理念,中国绝不会搞国强必 霸,也不认同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因为中国人从来没有这种文化基因,也没有这种野心。中国的发展 始 ...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人民日报· 2025-08-10 22:00
中国式现代化理念 - 中国主张与全球发展中国家共同实现现代化而非单边发展[1] - 中国式现代化将形成超过现有发达国家总和的超大规模市场(14亿人口)[1] - 和平发展道路是核心特征,摒弃战争/殖民/掠夺的传统现代化路径[2] 国际合作实践 - 通过菌草技术、高铁、杂交水稻等项目在印尼、卢旺达等发展中国家落地民生工程[3] - 共建"一带一路"等倡议已转化为具体行动,如雅万高铁提升当地交通效率[3] - 全球发展倡议覆盖能源(圭亚那太阳能)、农业(马达加斯加水稻)等领域[3] 全球治理主张 - 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包容性全球发展(当前约6.73亿人面临饥饿)[2] - 反对零和博弈,主张通过合作共赢推动20多个已现代化国家(10亿人口)与欠发达国家协同发展[2][4] - 三大全球倡议(发展/安全/文明)系统性回应百年变局挑战[4] 文化价值根基 - 中华文明"和合"理念(如天下为公、和谐万邦)支撑和平发展道路[2] - 历史实践表明中国从未通过侵略扩张实现发展[1][2] - 领导人从基层到国际的民生关切形成政策连续性(如福建菌草技术推广)[3]
携手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国际论坛·以史为鉴 共护和平)
人民日报· 2025-08-08 22:01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聚焦于俄中两国在二战历史和国际秩序方面的立场与合作,不涉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关于公司和行业的关键要点。 建议提供包含公司或行业相关信息的新闻内容,以便进行更符合任务要求的分析总结。
“携手开创这个星球更加美好的未来”——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世界变局中展现时代担当
新华社· 2025-08-06 16:50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大潮奔涌而来,人类再次行进至历史的十字路口。 "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变局和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团结合 作,以宽广胸襟超越隔阂冲突,以博大情怀关照人类命运。" 2025年7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厅,面对16位来自各大洲的外国新任驻华大使和上海合作组 织秘书长,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掷地有声。 年初以来,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劈波斩浪、勇毅前行,同国际社会一切进步力量一 道,有力推动百年变局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进步的方向演进。 2025年仲夏时节,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隆重举行。从2023年的西安到2025年的阿 斯塔纳,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又一次聚首。 回溯中国同中亚国家交往的历史,习近平主席感慨系之:"我们的合作根植于两千多年的友好往 来,巩固于建交30多年的团结互信,发展于新时代以来的开放共赢。"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千 百年来,中国同中亚各族人民一道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为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丰富发 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一条联结中国同中亚绵延千年的友谊合作 ...
重建国际信任刻不容缓(寰宇平)
人民日报· 2025-08-04 22:29
全球信任赤字现状 - 全球信任脆弱不堪导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信任赤字成为侵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问题[1] - 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全球合作晴雨表》显示全球合作已陷入整体停滞[1] - 大国互信急剧流失导致国际规则失序、市场动荡和安全焦虑[2] 信任赤字的经济影响 - 个别国家滥施关税、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割裂全球贸易[2] - 推行"脱钩断链"和"小院高墙"政策扭曲市场并冲击供应链[2] - 安全概念被异化为地缘博弈武器,导致供应链"武器化"和军事投入激增[2] 国际合作与解决方案 - 国际社会需从大国立信、共同发展、赋能多边和文明互鉴四个维度协同发力[3] - 中国通过绿色"一带一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逾1770亿元人民币气候变化相关资金[4] - 中国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3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4] 中国在全球信任重建中的作用 - 中国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国家扩容至75国,过境免签国家扩展到55国,预计促进每年超千万人次人文交流[5] - 国际社会肯定中国在夯实国际互信方面的大国担当,特别是在全球南方国家发展中的作用[5] - 中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提出全球发展、安全和文明倡议[4]
中国驻菲律宾使馆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招待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01 05:41
中国驻菲律宾使馆招待会 - 中国驻菲律宾使馆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招待会 近400名军政高层和各界人士参加 [1][3] - 招待会包括主题图片展和宣传片展示 反映中国国防与军队建设成就 [4] 中国国防政策与立场 -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和防御性国防政策 中国军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3] - 中国将坚决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3] - 中国坚定捍卫一个中国原则 任何挑衅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回击 [3] 国际倡议与合作 - 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 [3] - 来宾高度赞赏中国军队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重要贡献 [4] 纪念活动 - 招待会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图片展 [4] - 400余名来宾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表示祝贺 [5]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行庆祝建军98周年招待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01 02:51
人民网东京8月1日电 (许可)7月30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行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 年。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武官皇甫群星先后致辞,日本政要、防卫省和自卫队官员,各国 驻日武官,各界友好人士,华侨华人、中资机构及留学生代表等400余人参加。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致辞。人民网 许可摄 吴江浩指出,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正视历史、开辟未来的重要 契机。历史不容篡改,我们要牢记那段历史。中方重视石破茂首相关于日本应深刻汲取历史教训、不做侵略国家 的表态,始终认为只有坚持"以史为鉴",才能真正开辟未来。中日关系处于改善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双方应珍 惜、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维护好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共同努力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 日关系。 来宾观看图片展。人民网 许可摄 到场嘉宾合影。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供图 来宾观看了《守护和平命运与共》图片展和《守护》等宣传片,高度评价中国军队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贡 献。 皇甫群星表示,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国际秩序的重要力量,我们从不搞侵略扩张,但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 权益,中国军队有决心、有能力反对 ...
专访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开放合作中促进中欧互利共赢(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31 12:17
中欧经贸合作 - 中国对欧盟进出口2.82万亿元,同比增长3.5%,平均每天进出口超过150亿元,相当于建交时一年的贸易值 [3] - 中欧双边贸易额50年来增长超过300倍,目前中国和欧盟经济总量合计超全球1/3 [3] - 中欧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需坚持多边主义,聚焦经贸与气候等共同议题 [5] 中欧合作成果与机制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联通中国128个城市和欧洲229个城市,架起经贸往来桥梁 [8]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欧中搭建对话平台,让欧洲国家获得发展红利 [7] - 欧中通过多元模式开展深度合作,为全球发展注入稳定性 [8] 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 - 中国对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实施免签政策,促进人员流动和文明对话 [9] - 文化和慈善事业跨越分歧,意中、欧中可在高等教育和学术交流方面加强联系 [9] - 中国年轻人拥有坚定信念和扎实专业能力,愿意为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贡献力量 [10] 中国现代化发展 - 中国不依赖殖民、不发动战争走出一条现代化发展道路,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益参考 [6] - 中国在探索现代化道路上展现出令人钦佩的决心与智慧 [6] - 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中国人民的活力给国际观察者留下深刻印象 [6] 全球倡议与合作 -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7]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伟大创举,打开合作空间,传递合作信号 [7] - 欧中合作聚焦发展、安全、文明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契合各方需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