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哮喘

搜索文档
山西太原雷暴天气导致哮喘病人增多 防护要点来了
央广网· 2025-09-10 09:23
央广网太原9月10日消息(记者张洁 见习记者尹琳岑)9月8日,山西省太原市遭遇雷暴天气,随后多家 医院接诊了大量因雷暴诱发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据山西白求恩医院统计,从当晚11时至次日14时,该院 共接诊超过1000例因雷暴天气导致呼吸道疾病急性发作的患者,其中多数表现为"雷暴哮喘"。 什么是"雷暴哮喘"?其发生机制是什么?公众应如何预防与应对?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有关专业人 士。 雷暴哮喘是指在雷暴天气(通常伴随暴雨、闪电和强风)过程中或之后,哮喘或过敏性鼻炎患者集中出 现哮喘急性发作或症状加剧的现象。临床表现与一般哮喘发作类似,包括呼吸急促、喘息、胸闷、咳嗽 等,症状可能突然出现并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立即就医。该现象主要与花粉过敏 有关,雷暴中的强电场和潮湿环境可使花粉颗粒崩解为更细小的微粒,更易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急性支 气管痉挛,从而诱发哮喘发作。 "此次就诊患者中,儿童、中青年占比高,另有孕妇患者。绝大多数此前已确诊过敏性鼻炎,但未予足 够重视,雷暴后突然出现鼻塞、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无法平卧等症状,遂紧急就医。"山西白求恩医 院过敏反应科主任医师张焕萍表示,多数患者的过敏诱因与夏秋季花 ...
雷雨一来就咳嗽气短 过敏人群警惕雷暴哮喘
央视网· 2025-08-23 09:18
雷暴哮喘是在雷雨天气或紧随其后暴发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咳嗽、气短、胸闷,常常是群体性发 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马艳良:因为雷暴天气的时候往往就是我们的花粉,包括一些霉菌也是繁衍 比较旺盛的这样的一个季节,那种强的气流的话,会把这些植物的一些花粉,然后包括我们一些真菌的孢子会吸入到我们大气上 层。因为有雷电的原因,体积相对比较大的花粉或是孢子的话,就会被大量地打碎成碎片,一般来讲直径就在2—3个微米左右, 其实正好特别适合我们呼吸道吸入的这样的一个直径,很多人的症状就会被激发起来。 央视网消息:近期,多地出现雷电、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有些人一到雷雨天就咳嗽气短,这是为什么呢?专家提醒,有哮 喘、过敏性鼻炎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警惕雷暴哮喘。 医生提醒,儿童气道更为敏感、狭窄,老年人常合并心肺基础疾病,一旦发生雷暴哮喘,更容易进展为重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马艳良:出现这种天气的时候,可能一方面我们尽量要待在室内,然后要紧 闭门窗,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空气净化的设备。另外如果回到家里的时候,可能要把我们外面的衣物及时脱下来,及时地去 清洗,然 ...
科学与健康丨雷暴天气暗藏健康威胁!如何科学避险?
新华网· 2025-08-05 09:31
雷暴天气健康风险分析 - 全球每年因雷击导致死亡人数达2.4万至3万人 受伤人数达24万至30万人[2] - 雷暴哮喘机制:花粉和霉菌孢子吸水膨胀后被雷击碎为微粒 进入下呼吸道引发过敏性炎症[2] - 心血管事件风险:气压骤变易诱发急性心梗和脑梗 老年人因机能衰退更易受影响[2] 差异化防护措施 - 哮喘及过敏人群需关闭门窗并使用空气净化器 备好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等急救药物[3] - 心血管患者应避免情绪激动并备好常用急救药物 精神敏感人群可采用深呼吸或冥想技巧[3] - 医疗设备依赖者需保障电力供应(充电/发电装置) 准备应急包含管路/呼吸球囊/磁铁等设备[3]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 - 社区需通过智能手环监测独居老人及心血管患者健康状况 建立分级分类管理机制[5][6] - 公共场所应按防雷设计规范安装雷电预警系统 设置避险标识并及时疏散露天区域人群[6] - 气象部门需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实现精准预警推送 通过多渠道发布实时信息[6] 医疗系统应对能力 - 三级医院需储备烧伤和电击伤救治药品设备 基层机构重点培训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6] - 定点医院应建立绿色通道与多学科会诊应急机制 确保医疗设备异常时及时启动救援[3][6] - 照护者需加强居家安全防护(移除障碍物/安装防滑扶手) 定期监测老人脱水及婴儿体温失调[4]
雷暴天气暗藏健康威胁!如何科学避险?专家提醒
新华网· 2025-08-04 09:25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强降雨和雷暴天气频发。除直接灾害外,雷暴 还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发作、心血管事件增加等健康问题。专家提醒,不同人群健康风险各异,需科 学防护、因人施策,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雷暴天气健康威胁需警惕 雷暴天气的健康风险呈现多层次、多系统特点。最直接的危险是雷击,人在户外空旷区域、高地或水域 附近时,易成为雷电的袭击目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和其他相关机构统计,全球每年有2.4万至3万人因 雷击而死亡、24万至30万人因雷击而受伤。 近年来,雷暴天气引发的雷暴哮喘备受关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永明说, 雷雨前,空气湿度变大,让空气中本就聚集的花粉和霉菌孢子颗粒吸水后,体积进一步变大。当有雷暴 时,花粉和霉菌被瞬间击碎,变成更为细小的微粒体进入人体下呼吸道,引发过敏性炎症,从而引起哮 喘或导致症状加重。 JF and and the see 音氣健康威胁! i 如何科学避险? FE = 月 TT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00000 8 0 d 11 the 11 to 11 00000000 . 00 ...
科学与健康|雷暴天气暗藏健康威胁!如何科学避险?
新华社· 2025-08-04 09:24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强降雨和雷暴天气频发。除直接灾害外,雷暴 还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发作、心血管事件增加等健康问题。专家提醒,不同人群健康风险各异,需科 学防护、因人施策,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雷暴天气健康威胁需警惕 雷暴天气的健康风险呈现多层次、多系统特点。最直接的危险是雷击,人在户外空旷区域、高地或水域 附近时,易成为雷电的袭击目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和其他相关机构统计,全球每年有2.4万至3万人因 雷击而死亡、24万至30万人因雷击而受伤。 近年来,雷暴天气引发的雷暴哮喘备受关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永明说, 雷雨前,空气湿度变大,让空气中本就聚集的花粉和霉菌孢子颗粒吸水后,体积进一步变大。当有雷暴 时,花粉和霉菌被瞬间击碎,变成更为细小的微粒体进入人体下呼吸道,引发过敏性炎症,从而引起哮 喘或导致症状加重。 此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于扬说,雷暴天气气压骤变,易诱发急性心梗、脑梗等心脑 血管急症。老年人因机能衰退和共病状态更易受气候影响。研究表明气温、湿度变化可能引发生理指标 波动及情绪应激。公众需提高警惕,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专家还表示, ...
唠“科”话丨打个雷就喘不上气?专家支招应对“雷暴哮喘”
新华社· 2025-04-12 23:18
文章核心观点 春季雷雨增多重庆多地出现雷暴天气致医院接诊雷暴哮喘患者数量明显增加,介绍雷暴哮喘相关知识及应对建议 [1][2] 雷暴哮喘情况 - 4月1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中医院陆续接诊300多例因雷暴天气导致的呼吸道疾病急性发作患者,绝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 [1] - 雷暴哮喘患者年龄一般集中在30至60岁之间,均有花粉、尘螨等过敏病史,多数出现急性喘息、胸闷及持续性干咳 [2] 雷暴哮喘成因 - 雷暴发生时地表花粉、霉菌孢子等过敏原被风裹挟至高空,雷电使颗粒爆裂成超细微粒随降雨降落,微粒穿透鼻腔过滤屏障直达肺部,导致过敏人群气道平滑肌痉挛、黏液分泌激增 [2] 应对建议 - 雷暴天气对过敏人群是健康风险信号,患者就诊高峰通常在雷暴开始后1小时,危险期从雷暴前2小时持续至雨后3小时,此期间过敏体质者应紧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外出佩戴N95口罩、避免在树下停留 [2] - 有哮喘、慢性气管炎等基础疾病的人可使用家中常用气雾剂缓解症状,过敏症状较轻人群可口服抗过敏药物,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4] - 雷暴发生时应尽量关好门窗待在室内减少花粉暴露,雷暴哮喘易感人群要在雷雨前后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可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积极治疗花粉过敏症预防过敏性哮喘发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