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呼伦贝尔市首次发布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成果
内蒙古日报· 2025-05-07 01:46
普查范围与投入 - 普查覆盖呼伦贝尔市12个旗市区及6个直属林业局,调查线路长达6.38万公里,覆盖超80%面积 [1] - 投入1500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布设171条样线 [1] 调查技术与成果 - 采用"天空地"一体化调查技术,精准记录维管植物114科470属1229种,其中草本植物967种、木本植物262种 [1] - 发现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4种、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25种,古树群2处、珍稀植株1400余株 [1] - 5年共收集植物标本1255份、种子1060份,录入信息12158条,拍摄照片2.2万张 [1] 成果转化与应用 - 将1229种植物细分21个专项名录,发布《植物简志》,系统解析植物形态、经济价值与保护建议 [1] - 成果为全区种质资源库分库建设提供关键素材 [1] 未来规划 - 深化数据应用,接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信息平台,为生态修复、种业创新提供支撑 [2] - 强化濒危物种保护,实施就地与迁地保护结合 [2] - 推动资源开发,培育抗逆优质品种,助力乡村振兴与"三北"工程建设 [2]
创新思路实现生态颜值价值双赢
经济日报· 2025-03-25 21:57
尽管我国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生态产品的价值量化 和核算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统一标准和准确的测量工具,导致其市场价值无法全面体现。生态产品的交 易与流转机制不够健全,生态产品无法像传统商品一样进行流转和抵押,制约了生态产品的市场化进程 等。未来,应多措并举,让生态有"颜"又有"值"。 创新思路实现生态颜值价值双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高 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够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产品价值增值外溢"两手抓",是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直以来,我国各地区大力做好生态利用文章,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 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挖掘蕴藏在绿水青山中的金山银山,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 富,涌现出很多亮点和创新做法。例如,福建南平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从"卖林木"到"卖生态"的 转变;浙江安吉县通过竹林碳汇改革让"沉睡"的竹林活起来;四川南充市依托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 价成果,探索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