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层监督
icon
搜索文档
业务聚焦丨打通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基层监督机制建设 - 通过配强乡镇纪委书记岗位人员 将政治过硬且熟悉基层的干部选任至关键岗位 有效激活乡镇纪委工作动力 [1] - 县纪委监委机关优化内部机构设置 纪检监察室数量从5个增至7个 人员配备从10人扩充至19人 并组建"室组地"联动协作区解决力量分散问题 [1] - 建立"清单+台账"监督模式 分类筛选27个重点监督事项形成行业清单 针对性提升基层监督实效 [2] 监督执行策略 - 采取片区协作与跟案锻炼机制 通过"手把手"实战教学提升干部发现问题及分析能力 [1] - 制定深化乡镇监督工作通知 明确日常监督/线索处置/以案促改三大重点任务 为基层提供监督依据 [2] - 运用"常规督查+常态抽查"及交叉检查方式 对县直单位公职人员开展常态化联动监督 [2] 重点监督领域 - 强化对"一把手"及领导班子的动态监督 通过提醒谈话/履责提示函等制度掌握关键人员思想工作状况 [3] - 重点整治"校园餐"/农村"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等领域的腐败问题 年内已立案151件涉及164人 [3] - 以中央八项规定为抓手 严查违规吃喝/收礼/侵害群众利益等作风问题 推进风腐同查同治 [3]
纪委书记谈监督丨系统发力强化基层监督
基层纪检监察机构优化 - 福建省安溪县纪委监委通过公开招录、考察遴选、择优调任等方式补充法律、财会、审计、工程等专业人才24人,显著增强基层一线监督执纪执法力量 [1] - 完善派驻机构管理体制,制定集中办公管理办法,调整补充乡镇纪委干部36人,推动367名村级纪检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1] - 深化运用"室组地"联动机制,构建"委挂钩、室包联、组协同、镇联动"工作格局,释放基层监督叠加效应 [1] 基层监督机制创新 - 建立"派驻纪检监察组点题、挂钩联系纪检监察室审题、县纪委常委会定题"机制,实施"每季一跟踪、半年一调度、全年一评估"流程 [2] - 2024年督促解决群众诉求217个,发现问题线索26条,立案25件25人,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18份,推动建章立制48项 [2] - 乡镇纪委聚焦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民生领域,在24个乡镇整治36个民生问题,发现问题线索47条,立案28件32人 [2] 数字化监督平台应用 - 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公开村级财务收支、工程建设、资产资源处置等重点环节,群众可通过手机实时监督 [3] - 平台直播功能实现村级重大事务"微直播",累计发现问题线索40条,立案22件,处理54人,解决群众诉求467条 [3] - 乡村振兴智慧监管平台纳入村级工程项目招投标、专项资金管理等,设置智能监督模块,产生预警信息193条,处理13人 [3]
山东枣庄峄城区:‌构建“纪巡审”联动监督体系
监督联动机制 -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深化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联动机制,解决基层监督力量分散、信息壁垒突出、整改落实乏力等问题,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监督格局 [1] - 建立预判机制,巡察进驻前审计部门提供近3年审计报告,纪检监察机关提供信访举报和案件查处情况,实现靶向监督 [1] - "纪巡审"三方共享数据2300余条,识别疑点信息数据242条,巡察期间共同分析研判问题,释放"1+1+1>3"的监督叠加效应 [1]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 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突出的村,审计组率先进驻发现资金异常流转项目,巡察组随后深入巡察,发现村干部涉嫌侵占集体资金、规避民主程序等问题 [1] - 纪委监委全程跟踪调查,深挖村干部违纪违法事实 [1] 巡察整改成效评估 - 制定《区委巡察整改工作成效评估办法》和《区委巡察整改成效评估量化细则》,明确评估工作职责 [2] - 巡察反馈意见同步抄送纪委监委和审计部门,三方通过集中督导、会商指导、约谈提醒等方式推动问题清仓见底 [2]
纪委书记谈监督丨坚持问题导向 做实基层监督
压实监督责任 - 构建市统筹抓乡促村责任体系 制定市镇村三级监督指引和履责清单 形成市委全面领导 市纪委监委协调推进 镇街道党工委和纪工委抓好落实 村社区纪检委员全面跟进 廉情前哨收集信息的五级责任体系[1] - 全市8个镇街道均配备3名专职纪检干部 202个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兼任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每村配备3至5名廉情前哨[1] 拓宽监督路径 - 依托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推广码上监督 梳理发布8类17项小微权力事项清单和运行流程图 推进村级事务全过程监督[2] - 通过设立信访举报信箱 公布监督热线和举报电话广泛收集线索 采用居民议事亭形式引导群众监督 例如顾家店镇纪委通过座谈收回集体山林18亩涉及资金10余万元[2] 统筹监督力量 - 建立3个监督办案协作区 由分管审查调查班子成员 纪检监察室 纪检监察组 镇街道纪工委组成 实现监督检查 案件查办 专项治理一体化协同[2] - 2024年通过大数据监督和协作区联合办案 查办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域问题48个 处理处分42人 建立纪巡审贯通协同机制 实行问题线索双向移交优先处置及时反馈[2] 监督成果运用 - 通过枝江发布平台定期公开群众关注事项进展 开展实名反映问题全覆盖集中回访 协调解决群众诉求30余个[3] - 规范纪检监察建议提出督办反馈回访流程 每季度开展回访监督 2024年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2份 推动职能部门建立完善制度机制20余项[3]
笔谈 | 一严到底惩治“蝇贪蚁腐”
纪检监察工作重点 - 聚焦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严的基调、措施和氛围,持续惩治基层腐败[1] - 健全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纪委监委专责监督的责任体系,推动解决民生痛点[1] - 加强与职能部门协同,建立线索移送、会商沟通、信息互通机制,解决行业性系统性突出问题[1] - 运用协同联动、下沉督导、"室组地"联合监督等机制,精准指导整治工作[1] 监督与惩治措施 - 多渠道挖掘问题线索,包括线索起底复查、部门联动自查、蹲点排查、循案深查等手段[2] - 深化运用领导包案、挂牌督办、提级办理、带案下访等方式,查处基层腐败问题[2] - 重点查处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破坏营商环境等行为[2] - 加大查处行贿犯罪、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力度,突破重点案件形成震慑[2] 治理与整改方向 - 深化整治"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监管、医保基金、养老服务等领域问题[2] - 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强化基层监督[2] - 坚持办案、整改、治理一体贯通,推动以案促改促治[2] - 针对系统性普遍性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2]
在创新中狠抓落实 | 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基层监督机制改革 - 广西崇左市亭乐村因村务决策程序不规范、集体资金使用公开不及时被村务监督委员会预警谈话并督促整改 [1] - 崇左市纪委监委印发《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推动乡镇纪委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协同提升监督效能 [1][2] - 龙州县上金乡新旺村屯长杨某某挪用集体资金16.22万元案件因村务监督委员会提供有效信息得以快速查结 [2][3] 监督机制优化措施 - 《方案》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村党组织领导、乡镇纪委业务指导 建立问题线索移交和专人联系机制 [2] - 建立全员培训、监督管理、考核评价衔接机制及定期通报总结渠道 强化履职能力 [3][4] - 2025年一季度崇左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协调解决群众问题279件 接收信访举报11件 移交问题线索5条 [4] 未来工作方向 - 崇左市计划对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清单化管理 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4]
在创新中狠抓落实 | 兰州持续强化片区协作 攥指成拳提升办案质效
片区协作机制 - 兰州市纪委监委在县区探索实施"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若干乡镇街道"的片区协作机制,实现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信息互通、资源互享、力量互补 [1] - 红古区纪委监委将全区7个乡镇(街道)划分为3个协作区,每个片区由1名班子成员牵头抓总、1个纪检监察室具体实施,统筹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纪(工)委、村居纪检监察联络员等资源力量 [1] - 片区协作+交叉监督机制旨在解决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监督力量薄弱、监督资源分散等问题,破解基层"熟人社会"监督难 [1] 监督工作模式 - 兰州市纪检监察机关采取交叉检查、联合督查、提级办理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村级"小微权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民政策落实等监督 [2] - 对于村级财务收支、工程项目建设等关键领域,定期组织片区内乡镇(街道)纪检干部、村级纪检监察联络员开展交叉检查 [2] - 兰州市纪委监委持续探索构建"市谋划县统筹抓乡村"机制,形成日常监督以同级为主、重点事项交叉监督、上级办案支撑监督的工作布局 [2] 办案与监督创新 -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室组""室地""室组地"联动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监督检查、审查调查 [3] - 建立"抓片联县"机制,由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包片领域、包抓县区,传导责任压力推动任务落实 [3] - 运用大数据手段赋能监督,比对分析惠民补贴发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数据,精准识别异常,提升监督检查针对性和实效性 [3]
贵州:做深做实基层监督 看住管好小微权力
基层监督机制建设 - 贵州省纪委监委聚焦惠民政策落实和"小微权力"运行开展监督检查,重点监督村干部及"一肩挑"人员,完善监督体系并创新监督方式[2] - 锦屏县纪委监委通过案例警示教育(如陆某某职务犯罪案)与联合印发30项"小微权力"清单,规范村级权力运行[2] - 台江县纪委监委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开展专项整治,2024年立案45件,处分29名村(组)干部[4] 重点领域与对象监督 - 贵州省纪委监委通报9起群众身边腐败典型案例,重点整治乡村振兴、民生痛点及形式主义问题,公开征集线索强化监督[5] - 采取提级监督方式对资源富集、信访量大的村(社区)负责人加强监管,联动农业农村厅整治清产核资等环节问题[6] - 松桃县开展村干部截留补贴资金专项整治,天柱县对118个村级合作社项目运行不透明问题进行检查[6] 监督力量整合与协作 - 铜仁市万山区通过片区协作机制快速查办彭某某案,2024年协作立案237件,处分214人[7] - 贵州省推广片区协作机制,全省88个县级纪委监委建立381个协作片区,整合医院、学校等监督力量[8] - 县级纪委监委优化内设机构设置,增设纪检监察室并倾斜一线力量,深化派驻机构改革[8] 数字化监督与能力提升 - 贵州省纪委监委运用民生监督系统建立数据比对模型,黔西市开发微信小程序实现群众线上查询与举报[12] - 观山湖区建立乡村振兴数智监督平台,比对49个村集体"三资"数据以预警财务异常[12] - 通过轮训班、专题培训班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如兴仁市开设"村级监督微课堂"[9] 制度完善与警示教育 - 贵州省纪委监委联合职能部门梳理村级权力清单,铜仁市出台12项基层监督措施,织金县制定12条治理效能措施[10][11] - 荔波县细化6类33项权力清单及28项公开内容,务川县建立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办法[11] - 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凤冈县编印警示读本,万山区通过廉政党课强化村干部廉洁意识[12]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效能治理深观察 着力提升基层监督效能丨基层监督如何“挺直腰杆”
河南日报· 2025-05-21 00:06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加强基层监督,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的有力举措。如何让基层监督"挺直腰杆",有形更有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入 手,优化机构设置、统筹监督力量、强化科技赋能,以精准监督促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办案引领,建强基层监督队伍 "我们家的征地补偿款一直没发,这次查了干部,给了公道,被扣留的钱终于拿到手了!"近日,家住濮 阳市濮阳县梨园乡董楼村的董同选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征地补偿款。 针对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该市纪委监委向相关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建立清单、 督促整改,切实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发生在濮阳市的变化,是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完善基层监督体系,着力破解基层监督难题的一个缩影。 小满时节,暑气蒸腾。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周集乡何庄村的麦田里,该村党支部书记何东亮望着泛 黄的麦穗,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 不久前,当地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在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的全程监督推动下,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成 立督查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嵌入式监督,保障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有序推进。"不漏一户、不落一 田,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何东亮说。 ...
高质量发展践悟丨深入整治具体的突出的问题
纪检监察工作机制 - 构建党委主责、政府主抓、纪委主推、部门主办、群众主评的工作格局 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齐抓共管[4] - 市纪委监委通过政治谈话及函责、评责、究责、巡责等举措拧紧责任链条 并建立机动督查组对交叉检查未发现的问题开展随机抽查[4][5] - 实行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双组长制 配套建立调度机制层层压实责任 严防松劲懈怠[6] - 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包联系地区、包重点案件、包整治项目、包民生实事、包牵头部门的五包机制 推动责任到人、监督到位[6] - 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集中整治工作 市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 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7] - 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落实包县包片包案机制 定期约谈县级纪委书记和重点民生领域派驻机构负责人 传导工作压力[7] 监督与检查措施 - 组织开展区(市)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交叉检查 并拓展至条线基层单位交叉检查[4] - 组建纪检专干+业务骨干+财会(审计)专家交叉检查组 聚焦民生领域关键事、群众身边具体事 找准24个小切口[4] - 采取定期督导、察访、带案下访、约谈通报等方式推动责任落实[6] - 督促教育、农业农村、民政等职能部门协同联动 开展联合检查和联动整治[7] - 综合运用领导包案、挂牌督办、指定管辖、提级办理等方式提升案件查办质效[8] - 深化基层产权应进必进、阳光交易改革 规范基层产权项目全部进入农交平台交易[8] - 运用日常监督检查、重点专项彻查、信访举报排查、部门系统联查等七种方法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一查到底[10] - 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构建监督模型 通过数据比对分析筛查疑点[10] - 市、县联动开展驻点监督 实现剖析一个单位 揭示一域问题 净化一片生态的综合效果[14] 重点整治领域 - 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农村养老服务等领域开展监督检查[2] - 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农政策落实强化监督[3] - 针对物业管理领域群众闹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全面梳理行业乱象 推动修订完善物业管理条例[9] - 针对养老社保基金领域突出问题 通过社保待遇享受人员与居民户籍、住院门诊及公交卡年审等数据比对分析筛查疑点[10] - 紧盯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重点整治项目 督促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中小学校食堂管理实施细则[11] - 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加快建设医学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平台和全市一体化影像云平台 推动100项检查项目和97项检验项目结果互认[11] - 督促健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打招呼登记报告制度 建立15类禁令清单和全周期追溯链[11] 长效机制建设 - 深化以案促改促治 压实相关部门单位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主体责任 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8] - 分行业、系统剖析突出问题和治理短板 建立健全一批有效管用的制度机制 着力清除行业性系统性风险隐患[10] - 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 督促职能部门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解决一件事推动整改一类事[11] - 深入推进机关、学校、医院、企业、中介、村社、家庭等领域廉洁建设 推动治理成效向各行业系统拓展[13] - 深化运用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工作模式 选取民生痛点难点开展整治[13] - 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 构建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 实现事前预警—事中留痕—事后追责闭环管理[13] - 推动监督一体化机制改革落实落地 加强各类监督横向贯通、纵向协同 织密群众身边风腐问题立体监督网[14] 基层监督强化 - 实现全市镇(街道)纪(工)委书记专职化配备 加强对县级办案工作的领导指导 提升村(社区)纪检组织工作水平[12] - 健全完善片区协作、乡案县审、交叉检查等工作机制 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在基层[12] - 选优配强镇、村(社区)纪检监察力量 用好交叉监督、办案协作区、对村巡察、乡案县审等机制[13] - 依托村(居)务公开栏、三资监管平台、12345热线等载体拓宽群众监督渠道[13] - 持续深化走基层、访民生、解难题活动 加强与12345热线平台有机衔接 派单式推动职能部门立行立改[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