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质灾害防范
icon
搜索文档
自然资源部召开八省份地灾防范会商调度会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28 00:32
地质灾害防范部署 - 自然资源部召开八省份地质灾害防范会商调度会,部署本轮强降雨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1] - 7月23日以来,河北、北京、内蒙古、吉林、陕西等局地出现大暴雨,部分地区出现破纪录的强降雨 [1] - 未来三天,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等地有强降雨,江南东部、西南地区有分散性强降雨 [1] 地质灾害风险预警 - 7月27日12时至28日12时,河北北部局部和中部局部、山西中部局部和北部局部、内蒙古中部局部、吉林中部局部、福建中部局部、云南西部局部、陕西北部局部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黄色预警) [1] - 北京东北局部、河北东北局部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高(橙色预警) [1] 应对措施 - 相关地区要克服麻痹思想,全力以赴做好"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1] - 各地自然资源部门要绷紧防灾这根弦,时刻关注气象预报、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重点关注高风险区、易发灾区 [2] - 各地自然资源部门要动员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单位、基层干部群众,全覆盖巡查排查隐患点、风险区 [2] - 驻守专家、驻守专业队伍要发挥技术优势,在现场及时帮助地方解决巡查排查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2] - 强降雨期间,各地要加密气象风险预警,滚动发布预警信息 [2] - 地质灾害红色预警要"应转早转""应转尽转",提前落实落细人员避险转移方案 [2]
河北打好地灾防范“主动仗” 强化巡查排查、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19 03:16
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 -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会议部署2025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强调强化巡查排查、预警预报、应对处置等措施 [1] - 今年河北降水量较往年偏多,极端强降水引发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防治形势严峻 [1] - 重点防范时段为"七下八上",聚焦灾害易发区、城乡人员聚集区及重要敏感区 [1] 巡查排查措施 - 坚持"汛期不过、排查不停"原则,组织群测群防员、驻守专业人员持续开展隐患巡查排查 [1] - 围绕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常态化开展汛期巡查,及时掌握动态变化 [1] - 重点排查医院、学校、山区切坡建房、重要铁路公路沿线等区域,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机制 [1] 预警预报机制 - 加强部门协同,深化联合会商,密切监测强对流、强降雨天气及雨情、水情、汛情变化 [2] - 加密监测频次,精准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 [2] - 强化值班值守制度,落实临灾预警"叫醒""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直达基层责任人、群测群防员、险村险户 [2] 应对处置预案 - 各级部门需落实《河北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高效有序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对处置 [2] - 加强应急准备,充实专业力量,开展避险演练,确保隐患点群众遇险时快速撤离 [2] - 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农民建房等建设活动的预防和治理,引导避免随意切坡、开挖等不当行为 [2]
自然资源部召开“龙舟水”期间地质灾害防范工作部署视频会
快讯· 2025-05-24 05:46
地质灾害防范工作部署 - 自然资源部召开"龙舟水"期间地质灾害防范工作部署视频会,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基层末梢,强化以防为主,防早防小防初期 [1] - 各地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同志需深入防灾一线调研、加强督促指导,推动防灾责任、应急预案、防范措施落实到最小单元 [1] - 强降雨和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期间等重要时段要提前赶赴本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和任务较重、风险较高的区域包片蹲点 [1] - 各地需强化"驻县包乡"工作机制,并将驻守专业队伍纳入当地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1]
贵州广西加快排除地灾隐患并转移群众
新华网· 2025-05-23 12:54
地质灾害情况 - 贵州毕节市大方县果瓦乡庆阳村发生滑坡灾害,滑坡长1040米、宽300米,平均厚度10米,体积规模约240万立方米 [2] - 贵州组织排查风险2000余处次,巡查隐患点1万余处次,紧急避险撤离299户746人 [2] - 广西桂林龙胜县泗水乡三舍村突发山洪灾害,广西全区已组织排查394处风险区,巡查隐患点1370个,处置地质灾害灾情16起、险情3次,共转移受威胁人员2376人 [2] 自然资源部应对措施 - 自然资源部启动Ⅱ级防御响应,分管负责人带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2] - 迅速编制现场防御响应、应急排查和监测预警工作方案,布设边坡雷达、人工岗哨、无人机便携式裂缝检测仪 [2] - 调集往期和过境卫星数据,动态研判滑坡和周边区域风险趋势发展 [2] - 自然资源部专家组立即前往现场协助应急调查和抢险救援等工作,并指导开展扩面排查 [2] - 自然资源部66名常态驻守专家和205名机动防御专家及有关司局负责人深入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区域包片蹲点 [3] 地质灾害防范工作部署 - 自然资源部要求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工作前移、力量下沉,强化包片蹲点和驻县包乡 [3] - 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防范应对,紧盯突出风险隐患,落实落细防范措施 [3] - 全力做好风险隐患排查、监测预警、临灾避险和值班值守,滚动研判风险发布提醒 [3] - 组织队伍全面开展实地巡查排查,坚决果断撤离受威胁群众 [3] - 督促指导行业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单位防灾主体责任 [3]
地质灾害来临时如何逃生?这份山区避险指南请收好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2 07:52
山区居民避险 - 山区居民房屋常建在地质灾害风险点附近 需主动采取避险措施 [1] - 根据政府地质灾害预警提前转移是确保安全的前提 [3] - 居住细节上应"住楼上不住楼下 住外不住内" 床远离山坡位置以减少崩塌伤害 [5] - 湖南江苏等地汛期推行"挪床行动"已有效避免人员伤亡 [5] 露营地质灾害防范 - 露营选址需避开陡崖下 河谷中间及沟口等地质灾害高破坏区域 [8] - 应选择靠近山坡平台的区域搭建营地 [8] - 出行前需关注天气预报及景区防控安排 避免极端天气下活动 [9] 地质灾害应急处理 - 听到地面强烈震动可能是远处泥石流 需立即向高处或侧向逃生 [11] - 泥石流速度可达几十米每秒 远超车辆速度 不可顺山谷下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