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人类共同价值
icon
搜索文档
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 2025-09-07 00:39
中国和平发展理念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表达世界各国人民向往和平的共同心声 [1] - 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共同向往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1]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 [1] 中国军队维和贡献 - 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5周年 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 [2] - 17名中国维和官兵在执行任务中献出宝贵生命 [2] - 中国致力于以务实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 [2] 中国全球发展倡议 - 共建一带一路凝聚全球超过3/4国家参与 [2] - 四大全球倡议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2]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连续8年写入联大决议 [2] 中国国际角色定位 - 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公平正义的中坚力量 [2] - 中国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3] - 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 稳定力量 进步力量 [3] 人类共同价值追求 - 全人类共同价值包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 道出各国人民普遍追求 [2]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3] - 行天下之大道 和睦相处合作共赢才能使繁荣持久安全有保障 [3]
人民日报评论员: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新华社· 2025-09-07 00:16
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铭记伟大历史胜利的日子,也是凝聚正义和平力量的时刻。 "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 律,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向往和平、热爱和平、捍卫和平的共同心声。 这一刻,举世瞩目。北京天安门广场,8万羽和平鸽衔着和平与发展的愿望,飞越人民英雄纪念碑,飞 向蔚蓝的天空。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让世界正气充盈、乾坤朗朗;任何 时候,我们都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守护世界和平安宁,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何时候, 我们都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为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 以史为鉴、以和为贵,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 途所在。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 历史和现实深刻表明,和平与发展是 ...
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人民日报· 2025-09-06 21:54
中国和平发展贡献 - 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5周年 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 17名官兵在执行任务中牺牲[2] - 共建"一带一路"凝聚全球超过3/4国家参与 四大全球倡议为世界注入稳定性[2]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连续8年写入联大决议 彰显国际治理影响力[2] 历史成就与国际地位 - 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 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完全胜利[1] - 抗日战争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 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1] - 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公平正义的中坚力量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持续贡献[2] 全球合作与发展理念 - 全人类共同价值道出各国人民普遍追求 包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核心要素[2] - 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 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增进全球人民福祉[2] - 通过合作共赢实现繁荣持久与安全保障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
为了全人类的美好未来——智库报告解析中国全球公共思想产品的供给与贡献
新华社· 2025-09-06 09:13
全球公共思想产品时代需求 -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世界处于动荡变革期 国际政治层面个别国家输出民主引发持续冲突动荡和严重人道主义危机[5] - 经济领域新自由主义经济浪潮造成严重社会不平等与全球经济失衡 引发世界范围内反全球化现象[5] - 全球治理现有体系难以有效应对地缘冲突 气候变化 粮食危机 公共卫生威胁 数字安全等全球性议题[5] - 文化领域某些国家文化霸权行为引发文化冲突与认同危机 激起广泛反感和抵制情绪[5] 中国全球公共思想产品体系内涵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构建持久和平 普遍安全 共同繁荣 开放包容 清洁美丽的世界为核心目标[9]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1] - 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融合中华文明天下为公 和而不同传统智慧 以和平为基础 发展为动力 公平正义为要求 民主自由为准则[13] - 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具有普适性特征 不以特定文化或意识形态为中心 寻求不同社会背景下最大公约数[14] 中国思想产品理论特质 - 以普遍性科学取向超越意识形态取向 展现扎根实践经验的理论特质 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原则[15] - 以开放格局广泛吸纳全人类优秀智慧 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既有思想产品中的优秀成果[15] - 以创新视野敏锐回应全球形势变化 持恒致远与时俱进 保持高度适应性和前瞻性[16] 全球南方国家作用 - 全球南方国家群体性崛起为全球公共思想产品创新提供历史性机遇[8] - 全球南方国家丰富实践 多元文化和多样化发展模式将为世界贡献更多宝贵公共思想产品[8]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回应时代呼唤 解答世界之问——中国全球公共思想产品的供给与贡献》智库报告
新华社· 2025-09-06 06:27
报告发布背景 -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在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上面向全球发布中英文智库报告 全文约1.5万字[1] 报告核心框架 - 报告从全球公共思想产品的时代需求 体系内涵 理论特质与未来图景三个维度进行剖析[1] 时代需求分析 -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急需新的全球公共思想产品回应世界之问[1] - 全球南方国家群体性崛起为国际社会提供时代性和实践性思想产品 带来历史性重塑机遇[1] 中国思想产品体系 - 国际体系维度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并取得显著实践成果[2] - 国家发展维度通过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 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道路借鉴[2] - 价值观维度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 回应人类前途命运的终极思考[2] 理论特质 - 中国全球公共思想产品具有科学 开放 进步的理论特质[2] - 体系基于实践经验总结与普遍规律提炼 吸纳升华全人类优秀思想并持续创新[2] 国际评价 - 全球南方媒体智库专家高度评价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构建[2] - 认可中国对世界发展的深度思考与责任担当 期待继续以思想伟力激发实践伟力[2]
学习快评丨让世界正气充盈、乾坤朗朗
新华社· 2025-09-04 00:42
核心观点 -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并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是当前国际关系中的核心立场 [1] - 反对单边主义及霸权霸道霸凌行径 强调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1] - 正义、光明、进步的必然胜利是基于历史经验的核心论断 [1] 历史经验总结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体现正义力量不可战胜 [1] - 历史发展证明"千秋胜负在于理"的客观规律性 [1] 当前国际形势分析 -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面临关键十字路口的选择 [1] - 单边主义与霸权行径对国际社会造成深重危害 [1] 行动倡议 - 呼吁国际社会携手维护公平正义 反对一切形式霸权主义 [1] -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1]
(上合天津峰会)俄罗斯学者卢金:上合组织在多极化世界中展现独特作用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05:02
近日,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学术主任亚历山大·卢金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上 海合作组织作为一个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已成为多极化世界中一支重要力量,在推动地区稳定与合 作中展现出独特作用。 展望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卢金期待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这 种合作体现的意义尤为重要。"他说。(完) 卢金表示,在当前国际格局深刻演变的背景下,上合组织作用更加凸显。他指出,成立二十多年来,上 合组织对外不断拓展规模,在吸收新成员的同时,对内持续深化合作,设立了包括地区反恐怖机构在内 的一系列常设机构。如今,上合组织成员国合作领域已从最初聚焦安全,逐步拓展至经贸、能源、绿色 发展和人文交流等多个方面。 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引领下,上合从6个创始成 员国发展成为覆盖亚欧非三大洲26个国家的"大家庭"。在卢金看来,"上海精神"集中体现了上合组织的 核心价值,即坚持互利共赢、平等相待,尊重多样性,反对对抗和"冷战思维",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 值。"在上合组织内,所有问题都以协商一致方式解决,这正是通过尊重多样性实现合作的体现。"卢金 ...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人民日报· 2025-08-10 22:00
中国式现代化理念 - 中国主张与全球发展中国家共同实现现代化而非单边发展[1] - 中国式现代化将形成超过现有发达国家总和的超大规模市场(14亿人口)[1] - 和平发展道路是核心特征,摒弃战争/殖民/掠夺的传统现代化路径[2] 国际合作实践 - 通过菌草技术、高铁、杂交水稻等项目在印尼、卢旺达等发展中国家落地民生工程[3] - 共建"一带一路"等倡议已转化为具体行动,如雅万高铁提升当地交通效率[3] - 全球发展倡议覆盖能源(圭亚那太阳能)、农业(马达加斯加水稻)等领域[3] 全球治理主张 - 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包容性全球发展(当前约6.73亿人面临饥饿)[2] - 反对零和博弈,主张通过合作共赢推动20多个已现代化国家(10亿人口)与欠发达国家协同发展[2][4] - 三大全球倡议(发展/安全/文明)系统性回应百年变局挑战[4] 文化价值根基 - 中华文明"和合"理念(如天下为公、和谐万邦)支撑和平发展道路[2] - 历史实践表明中国从未通过侵略扩张实现发展[1][2] - 领导人从基层到国际的民生关切形成政策连续性(如福建菌草技术推广)[3]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国际影响力(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7-24 22:4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整理的关键要点: 习近平法治思想国际传播的重要性 -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凝聚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为全球法治难题提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1] - 加强国际传播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国际影响力、促进人类法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举措 [1] - 国际传播面临各国法治传统差异和意识形态偏见等挑战,需坚持守正创新打造融通中外的表述方式 [2] 国际传播的核心策略 - 提升表达力:将抽象法治理念转化为国际受众易于理解的场景化表达,避免生硬直译 [3] - 激发情感共鸣:聚焦公平正义等全人类共同价值,通过案例展现中国法治实践 [4] - 优化传播策略:采用分众化传播方式,形成"一事一案""一国一策"的精细传播方案 [5] 具体实施路径 - 利用国际对话机制通过主旨演讲、案例分享等形式系统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 [5] - 依托执法司法协助等合作渠道,在联合办案、培训中嵌入实践案例 [5] - 针对不同国家法律特点搭建法治对话平台,如跨境电商立法中的共同立场 [5] 传播效果提升方法 - 通过讲述中国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完善权利保障制度等故事增强感染力 [4] - 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传播矩阵扩大影响力 [5] - 根据对象国法治传统灵活调整传播策略,推动思想进入决策层和大众视野 [5]
程曼丽: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经济日报· 2025-07-21 23:58
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综合实力 -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民族精气神的凝聚 [2] -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2] 国际话语权与传播能力 - 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4] - 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的音量不足,存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情况 [3] - 需打破西方国家主导的涉华舆论屏障,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3] 国际格局与新兴经济体 -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全球占比超过40%,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0% [5] - 新兴经济体在数字经济、5G、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技术标准及规则制定 [5] - "东升西降""南升北降"态势日益显现,国际话语权成为竞争焦点 [5] 全球传播生态与技术变革 - 互联网技术和全球性社交媒体普及打破单向传播格局,形成多元交互传播 [8] - 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构建话语体系提供技术平台和智能化语言应用 [8] - 中国主流媒体利用5G技术布局内容生产平台,抢占国际传播制高点 [9] 文化新样态与国际传播 - 深度求索大模型、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游戏《黑神话:悟空》等文化新样态开辟国际传播新空间 [9] - 需利用新技术打破信息壁垒,改变全球信息传播不均衡状态 [9] - 主动设置议题,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