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市科技板
icon
搜索文档
时报观察|为科创生态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证券时报· 2025-05-08 23:53
科技创新债券政策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聚焦丰富产品体系和配套机制 [1] - 发行主体包括金融机构(商业银行 证券公司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科技型企业(成长期和成熟期)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头部创投机构) [1] - 政策酝酿自两会期间 债市"科技板"正式亮相 消除科技与资本间阻碍 [1] 当前科创债券市场现状 - 发行人结构以传统行业为主(建筑装饰 煤炭 公用事业等) 对高科技产业直接支持不足 [1] - 存量科创债久期约2.88年 短期融资灵活但中长期支持有限 [1] - 国企主导发行 民营科技企业参与度低且融资成本显著高于国企 [1] 政策优化方向 - 允许灵活选择发行方式和融资期限 创新债券条款匹配资金需求特点 [2] - 地方政府可设风险补偿基金 提供贴息和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 [2] - 信用评级机构将创新评级体系以适应科技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特点 [2] 市场发展前景 - 商业银行 证券公司 创投机构 科创企业共同参与构建生态体系 [2] - 完善注册流程和配套机制后将形成"债—贷—股—保"全周期支持体系 [2] - 全方位资金支持模式将为科技创新生态注入持续发展动力 [2]
稳经济还要真金白银纾困出口企业
经济观察报· 2025-05-08 10:07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外部关税扰动影响4月PMI新出口订单显著回落 PPI环比下行压力加大 经济运行态势与去年8月类似 降准降息时机成熟 [2] - 美国对华出口综合税率超100% 输美产品贸易顺差占全国36% 外需订单减少直接冲击净出口并间接影响制造业投资与生产 [5] 增量货币政策工具 - 新设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用于弥合服务消费增长趋势缺口 [3]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配合"债市科技板"落地 通过央行再贷款增信分担违约风险 提升科技债券市场吸引力 [3] - 建议额外设立不低于5000亿元稳外贸与稳出口再贷款 重点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内销/转产业/产能出海 [1][5] 增量金融政策方向 - 稳定股市和楼市成为宏观审慎管理重要目标 通过财富效应提振消费并收窄房地产投资跌幅 [3] - 贸易差额收缩压力需消费与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对冲 经济变量存在强关联性需政策"一揽子发力" [3][6] 资本市场改革措施 - 推出《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优化主动权益基金收费模式 消除"旱涝保收"现象 建立"重回报"考核机制 [4] - 改革旨在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良性循环 强化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激励相容 [4] 经济结构联动性分析 - 生产/投资/消费/出口环节耦合度提升 单一环节滞后可能引发经济结构负面拖累 [5] - 出口转内销可能加剧供需失衡 产能过剩将压制价格利润水平 进而削弱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5] - 近五年逆周期调节政策效果出现钝化 但政策退出时机尚未成熟 需财政政策协同改善微观主体体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