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系列文章系统阐述中国经济在新时代实现的历史性跨越与蝶变,强调其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在于坚持党的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 [2][3][10] - 中国经济在当前复杂国内外形势下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活力,形有分化、势在向好,未来增长潜力巨大,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确定性与正能量 [15][19][21] - 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市场扩容及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21][29][42] 经济发展成就与跨越 - 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近135万亿元,年均增长6%,接近世界经济年均增速(3.1%)的两倍 [3] - 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2012年的11.3%提升至2024年的17.1%,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长期保持在30%左右 [7][39] - 基于专利合作条约申请的专利数量达70160件,比排名第二的美国和多排名第三的日本分别多30%和45% [5] - 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从2012年的第34位升至2025年的第10位,成为10多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5] 发展动力与结构转型 - “十四五”时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63%左右,投资的贡献率将降至28%以内,消费日益成为重要动力 [4]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工业增速,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动能产品出口增速超过20% [15][16]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继续下降,经济发展底色更绿,绿色转型全面加速 [6][16] 科技创新与人才优势 - 2024年研发经费投入已超3.6万亿元,投入强度接近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发明专利数量均居世界首位 [22] - 每年培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毕业生超过500万人,人才红利特别是“工程师红利”不断强化 [22] - 人工智能相关行业薪酬增速是其他行业2倍,科技创新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18][22] 市场潜力与投资机遇 - 中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形成规模庞大、层次多样的国内市场,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超过50万亿元 [23][29]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美元以上,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为46.1%,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3] - 在算力网络、移动通信、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保持快速增长,将为全球创造广阔市场空间 [24] 区域协调与城镇化 -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落地落实,城乡区域发展成效斐然 [5] -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超过城镇居民,中小城市和广大乡镇成为新的消费热土 [5] - 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更新、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将带来巨大投资机会 [24] 高水平对外开放 - 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7] - 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超过123.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达20.6万亿元人民币 [31] - 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 [41] 民生保障与社会发展 - 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10][35] - 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2012年的74.8岁增加到2024年的79岁,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5.7岁 [8][35] -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连续13年保持在4%以上,202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 [34]
四中全会召开前夕,《人民日报》发表八篇“钟才文”署名文章|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2025-10-10 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