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协作”,复旦大学Ask-to-Clarify框架重塑人机交互范式
机器人大讲堂·2025-09-30 10:09

在人与机器不断走近的今天, 人机交互却常 常面临这样的困境:当桌上放着多个 不同 杯子时,如果对设备 说 "把杯子给我",它可能会随意拿起一个 ( 但不是那个最合适的 ) ,或者干脆无法响应。这类场景,正 反映出当前智能系统在理解模糊指令时的能力局限。 人类之间的交流,往往依赖语境与默契,大量表达在字面上并不完整。例如我们常说 "一会儿提醒我"(具体 什么时间?)、"把空调开大点"(开大多少?)、"找个最近的店"(依据步行还是驾车?)。 对人而言,这 类信息缺口很容易通过追问或推断来补全;但对机器而言,模糊即意味着无法执行。 传统自动化系统往往只 能响应明确、结构化的指令,而未来的智能体,必须学会在模糊中主动沟通,在协作中完成任务。 这一挑战也推动着智能体从 "被动执行者"向"主动协作者"的角色转变 。 具身智能体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人 类在物理世界中的合作伙伴,而非停留在脚本定式的工具。与虚拟环境中的 AI 不同,具身智能体必须应对现 实场景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无论是在家庭、工厂还是公共空间中,它们都面临一个根本性的新课题:如何与 人进行高效、自然、双向的协同作业。 近年来,视觉 - 语言 - 动作模型(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