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进程 - 京东工业第四次递交招股书冲击港交所IPO 显示强烈上市决心[2][3] - 分拆上市计划始于2023年3月30日 后续因招股书过期失效后重新递交[3][4] - 上市主要目的为融资支持技术升级与仓储物流网络拓展 同时提升品牌公信力与吸引机构客户[4] 财务表现 - 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13亿元转为盈利480万元[5] - 2024年净利润达7.6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5亿元[5] - 总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141亿元 2023年173亿元 2024年204亿元 2025年上半年103亿元[5] - 商品销售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21.7% 从2022年129亿元增至2024年192亿元[5] - 服务收入保持稳定 2022-2024年均为约12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为6.7亿元[5] 业务结构 - 收入高度依赖商品销售 占比从2022年91.5%升至2024年94%[8] - 服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8.5%降至2024年6%[8] - 商品收入毛利率较低(2022年11.0% 2023年10.0% 2024年11.3%)远低于服务收入毛利率(同期92.9%/97.0%/94.1%)[8] - 综合毛利率受收入结构影响 2022年18.0% 2023年16.1% 2024年16.2%[8] 运营效率 - 存货周转天数呈上升趋势:2022年17.9天 2023年13.8天 2024年14.8天 2025年上半年达23.1天[9] - 自营入仓模式增加库存周转压力 需直面库存积压与需求预测偏差问题[9] 行业前景 - 中国企业采购数智化渗透率仅约11% 显示巨大增长空间[6] - 工业企业面临高营业成本与低采购效率问题[6] - 线上采购渗透率不足10% 天猫等平台近期加速布局工业品领域[7] 竞争环境 - 天猫2024年上线"工业品牌馆" 首批入驻100个知名品牌[7] - 平台间竞争加剧 天猫618期间企业服务行业出现爆发式增长[7] - 需应对传统渠道商、B2B平台及集团内部资源协调的多重竞争压力[9] - 工业品市场客户需求高度分散且专业化程度高 对供应链服务能力要求严苛[9]
第四次递交招股书,京东工业再次冲击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