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核心观点 - 上海交通大学贾伟平团队在《Nature Metabolism》发表研究,证实补充抗性淀粉能显著帮助超重或肥胖人群减轻体重 [6] - 研究通过“肠道微生物组+代谢组学”的多维分析,揭示抗性淀粉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实现减重并提升胰岛素敏感性 [6][8] - 该发现为肥胖防治提供了全新策略和科学支撑 [8]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交叉试验设计,干预周期8周,两组间设有4周洗脱期,有效降低混杂变量 [6][10][11] - 纳入37位年龄在18至55岁之间的超重或肥胖参与者,定义为BMI≥24 kg/m²,或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 [9][11] - 研究结合宏基因组和代谢组学技术,并通过粪菌移植实验和动物模型探讨作用机制 [10] 主要临床结果 - 抗性淀粉干预可有效降低体重、减少脂肪和腰围,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11] - 抗性淀粉摄入可降低炎症指标,提高血清脂联素含量,提升葡萄糖输注速率 [11] - 抗性淀粉增益了肠道内双歧杆菌属等益生菌的丰度,增强肠道屏障 [11] 肠道菌群调节机制 - 抗性淀粉能显著提升双歧杆菌属、长双歧杆菌和罗氏菌的丰度 [13] - B. adolescentis与BMI、腰围、VFA、GIR及血清ANGPTL4水平高度相关,提示其在缓解肥胖中起关键作用 [13][14] - 抗性淀粉改变的肠道菌群能降低体内炎症水平,修复肠道屏障,减少LPS渗透 [18][19] 动物模型验证 - 移植抗性淀粉菌群的小鼠体重、脂肪量均低于对照组,脂肪细胞体积明显缩小 [16] - 抗性淀粉组小鼠葡萄糖耐受性改善,血清脂联素上升,但能量消耗、食物摄入无显著差别 [16] - 活性B. adolescentis能上调肠道ANGPTL4表达,减缓西式饮食引起的小鼠体重与脂肪增长 [21] 分子层面作用机制 - B. adolescentis处理使小鼠腔内脂肪酶活性下降,小肠TG减少,粪便TG增多,同时升高血液ANGPTL4水平 [21] - B. adolescentis促进脂肪组织对FGF21的敏感性,并通过阻断LPS-TLR4-NF-κB通路产生效应 [21] - 代谢组学显示B. adolescentis作用后,血清初级胆汁酸下降,次级胆汁酸上升,粪便异丁酸和戊酸减少,血清BCAAs显著降低 [21]
Nature旗下子刊引爆热议:减肥潮流下,主食迎来新机遇!上海交通大学贾伟平团队重磅发布“肠道菌群联动代谢组”新突破
GLP1减重宝典·2025-09-29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