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国产计算产业面临顶层设计统一要求与产业技术碎片化的核心矛盾 需要领军企业推动开放协同生态建设[1][2][12][13] - 中科曙光通过发布AI计算开放架构和共享气象数据 构建从底层算力到上层应用的产业生态闭环[5][37][51][53] 产业现状与挑战 - 国内算力厂商技术标准私有化 形成算力孤岛导致资源浪费和协同内耗[5][11][33] - 异构算力适配困难 用户需重复投入研发资源 抬升使用成本并拖慢创新速度[11][34] - 芯片功耗进入千瓦时代 散热能力成为算力有效释放的关键制约因素[15][16] 企业战略与行动 - 中科曙光联合超20家产业链企业发布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 推动系统级集群创新[5][37] - 开放五层技术能力:部件级、系统层、基础设施层、软件层和数据集层 支持多品牌加速卡兼容CUDA生态[38][40] - 共享高分辨率气象数据:全球12公里/中国区域3公里分辨率 覆盖160余项要素 最长15天逐小时模拟[44][52] 技术优势与布局 - 液冷技术历经三代迭代:冷板式→浸没式→浸没相变式 实现数据中心节能30%+ 单机柜功率密度达750千瓦以上[18] - 全栈能力覆盖高端计算、存储、云计算等IT基础架构核心环节 具备产业链纵向打通能力[21][2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8.50亿元同比增2.41% 归母净利润7.29亿元同比增29.39% 扣非净利润5.69亿元同比增55.20%[26] 生态赋能案例 - 能源电力: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利用气象数据实现46天风速雷电预测 保障电网运维安全[44] - 农业生产:中国农业大学实现田块级精准决策 西北玉米项目达成增产与节水节肥双赢[44] - 航空安全:东航依托沙尘精细预测调整航班 保障飞行安全并减少延误[46] - 金融保险:浙商财险推动服务从灾后理赔向灾前防范转变[47]
拆解中科曙光:当一家龙头企业选择“不建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