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 - 2025年是汽车智能化拐点之年 开启3年周期推动国内电动化渗透率实现50%-80%+的跃升 整车格局迎来重塑阶段[4][12] - 头部智能驾驶主机厂/方案供应商已实现包括环岛 掉头等复杂场景的城市NOA落地体验 并完善车位到车位 场景理解等高阶功能[4][12] - 相比2025Q1 2025Q3各家车企智驾能力均有提升 绝对差距呈现不断缩小趋势[6][12] 技术发展 - 新势力自研方阵智驾表现亮眼 各主机厂/方案供应商未来半年预计密集迭代 整体体验存在较大变化可能[7][12] - 小鹏/华为/理想稳居第一梯队 小鹏自研图灵芯片上车 本地有效算力2250 TOPS + VLA车端部署[7][12] - 华为ADS 4.0搭载WEWA架构 实现全模态感知及全场景贯通NCA[7][12] - 理想切换VLA架构 具备逻辑推理能力 COT进一步提升模型可解释性[7][12] - 蔚来/小米快速跟进 达到类第一梯队水平 蔚来NWM世界模型表现超预期 小米1000万Clips端到端 + VLM版本OTA升级[8][12] 测试方法论 - 采用大样本集中路测和小样本深度路测两种形式 从场景实现 接管频率 舒适性等维度对10家智能驾驶主机厂进行评价[5][12] - 大样本集中路测近50人集中于8:00-18:00时间段基于固定路线测试 涵盖同时段不同车型路测信息[16] - 小样本深度路测由相同安全员和评价员于不同时段基于相似路线测试 评价尺度一致且路测时长长[16] 硬件配置 - 小鹏P7和特斯拉Model 3采用视觉方案 其他测试车型均搭载激光雷达[35][37] - 小鹏 华为 蔚来已实现智驾芯片自研 小鹏使用2+1图灵芯片(1500+750 TOPS) 蔚来使用NX9031芯片(1000 TOPS)[35][37] - 软件维度 小鹏 华为 理想 蔚来 小米 特斯拉 极氪为自研方案 比亚迪采用Momenta方案 魏牌蓝山采用元戎启行方案[35][37] 测试结果 - 尊界ADS 4.0表现最佳 平均总接管次数仅0.60次 各项指标评价均接近满分[50][51] - 小鹏XOS 5.7.7平均接管1.51次 环岛能力优秀 掉头成功率较高[46][47] - 理想OTA 8.0.1平均接管1.47次 环岛场景表现较好 可实现三点式掉头[53][54] - 特斯拉FSD 13.2平均接管5.73次 存在车道识别不清问题[63][64] - 极氪ZEEKR OS 6.3.3平均接管4.16次 基本无法完成复杂掉头[72][74] 场景表现 - 环岛场景: 小鹏 尊界 理想 蔚来 小米表现优秀 多数情况下可无接管安全通过[46][50][53][57][60] - 掉头场景: 尊界 小鹏 理想表现较好 腾势 蓝山 极氪在复杂路况下成功率一般[46][50][53][68][69][74] - 复杂路况: 华为ADS 4.0在加塞等主动型场景处理能力优异 但行驶风格较激进[96] - 窄道通行: 蔚来在窄道通行中出现压路沿情况 主要因道路违规停车+道路狭窄导致[104]
【重磅深度】2025年主流车企城市NOA试驾报告—9月上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