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海,更要“反内卷”
高工锂电·2025-09-24 09:0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锂电行业凭借电动汽车和储能两大应用的强劲需求正加速全球化 但国内价格战有向海外蔓延趋势 可能重蹈历史上摩托车行业因恶性竞争失去海外市场的覆辙 [1][2][4] - 国家层面自2024年起构建反内卷政策体系 通过宏观调控和法律手段规范行业竞争秩序 市场已出现积极信号 产业链利润分配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5][6][7][8] - 行业需要从价格竞争转向品质与技术输出 通过全产业链良性协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让中国锂电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成为引领者 [9][10] 锂电行业出口表现 - 2025年1-8月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量达30.03亿个 同比增长18.66% 出口额482.96亿美元 同比增长25.79% [1] 价格战现状与历史教训 - 新能源汽车领域出现四万余元起售车型 储能系统价格三年降幅超80% 某集采项目中标价低于0.4元/Wh 远低于合理成本区间 [2] -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摩托车行业在东南亚从3000元压价至1500元 导致品质失控引发多国抵制 最终失去海外市场 [2][3][4] - 当前低价竞争导致上游材料企业利润被挤压 中游制造企业压缩研发投入 下游产品陷入品质缩水怪圈 [4] 反内卷政策体系 - 2024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规范行业竞争秩序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5] - 八部门联合管控盲目投资 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低于成本价销售 [5] - 政策体现宏观调控优势 既避免一刀切又能在关键节点及时刹车 [5] 市场积极信号 - 某新能源车厂下调年度销售目标 行业开始转向品质优先发展路径 [6] - 六氟磷酸锂进入涨价通道 隔膜价格出现反弹迹象 产业链利润分配回归合理区间 [7][8]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 17家车企包括一汽、比亚迪、蔚来等发布声明 落实供应商账款支付倡议 构建协作共赢生态 [9] - 出海需要技术与品质输出 新能源汽车通过智能化和续航突破打造高端口碑 储能产品通过安全性和效率提升建立技术壁垒 [10] - 上游企业需资金投入研发 中游企业需合理制造利润 下游企业需保障产品品质 实现行业可持续增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