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硬件战略布局 - 与立讯精密达成至少一款设备的组装合同[2][6] - 与歌尔股份接洽,为其未来产品供应扬声器模块等组件[3][7] - 计划在2026年末或2027年初发布首批设备,产品形态包括无显示屏智能音箱、眼镜、数字录音笔和可穿戴胸针[4][7] 人才争夺与团队构建 - 2024年以来已从苹果招揽超过20名消费硬件领域员工,远超2023年的几乎为零和2023年的约10人[3][11] - 新招募员工涵盖硬件工程师、用户界面设计师、可穿戴设备、摄像头和音频工程等多个领域[3] - 关键人才包括在苹果工作25年的首席硬件官Tang Tan、前苹果人机界面设计团队总监Cyrus Daniel Irani以及制造设计和Apple Watch团队的高管[4][11][12] - 通过提供显著高于苹果的薪酬吸引人才,部分股票授予可能超过100万美元[13] 供应链与制造策略 - 利用苹果耗费数十年建立的中国成熟供应链网络来支持其硬件制造计划[5] - 合作方立讯精密是iPhone和AirPods的主要代工厂,歌尔股份是AirPods、HomePods和Apple Watch的代工厂[6][7] 市场竞争与挑战 - 硬件领域面临挑战,从亚马逊到初创公司都未能成功挑战苹果的硬件主导地位[8] - 新型AI设备目前销售情况不佳,例如Humane公司开发的AI驱动胸针在2024年推出后评价不佳,最终被HP以1.16亿美元收购并停止销售[8] - 如果人工智能成为未来设备的决定性特征,OpenAI凭借其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可能相对苹果具有关键优势[9] 对苹果的影响与潜在风险 - OpenAI的人才争夺战可能使其与苹果的合作关系复杂化,两家公司目前正讨论让OpenAI模型为全面改版的Siri提供支持的更深入合作[4] - 苹果已开始担心员工流失,上月取消了每年在中国举行的美中制造和供应链团队离岸会议,以防止更多高管跳槽至OpenAI[13] - 对于超过70%收入来自设备销售的苹果而言,OpenAI的硬件计划风险巨大[9]
OpenAI加速挖苹果墙角:与立讯精密达成硬件制造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