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流动 - OpenAI从苹果挖走超过20名消费硬件领域员工 包括用户界面设计总监 制造设计专家和Apple Watch硬件团队高层 [5][6] - 挖角涉及硬件工程师和设计师 涵盖用户界面 可穿戴设备 摄像头和音频工程等领域 [5] - 许多苹果员工主动联系OpenAI希望跳槽 主要因对渐进式产品改进感到厌倦且不满官僚主义 [11] 人才吸引因素 - OpenAI提供价值超过100万美元的股票期权作为薪酬 [11] - 承诺提供官僚主义更少且协作更多的工作环境 [11] - 员工被吸引的原因包括有机会与前苹果高管Tang Tan和Jony Ive重聚 [14] 硬件产品规划 - 产品线包括无屏智能音箱 智能眼镜 数字录音笔和可穿戴胸针 [5] - 目标发布时间为2026年底或2027年初 [5] - 产品设计理念强调重现苹果过去高效合作方式并打造更大胆产品 [11] 供应链布局 - 已与苹果主要代工厂商建立合作 立讯精密获得至少一款设备组装合同 [5] - 接触歌尔股份希望其提供扬声器模块等组件 [5] - 利用苹果在中国的供应链网络加速硬件生产 [2] 企业收购与整合 - 以65亿美元收购io Products 获得约50名工程师 设计师和研究人员 [14] - io Products联合创始人Scott Cannon Evans Hankey和Tang Tan加入OpenAI [14] - Jony Ive及其设计工作室LoveFrom保持独立但参与提升OpenAI可信度 [14] 竞争态势与挑战 - 人才挖角可能复杂化双方在Siri整合方面的合作关系 [16] - 苹果取消中国供应链会议以防止更多高管跳槽 [16] - 历史显示挑战苹果硬件主导地位的企业大多失败 如Humane AI Pin被惠普以1.16亿美元收购后停产 [16] 战略影响 - 若AI成为未来设备核心特征 OpenAI在AI领域领先地位可能构成关键优势 [17] - 苹果超70%收入来自设备销售 面临重大竞争风险 [17] - 前苹果工程师指出大公司成功未必能复制到外部环境 [17]
OpenAI从苹果挖了20多人搞硬件,知情人士:苹果创新缓慢、官僚主义令人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