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开支强度与历史对比 - 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和甲骨文等超大规模公司的资本开支占营收比重预计2027年达26%,接近互联网泡沫时期32%的峰值水平,超过页岩油繁荣时期的20% [1][3] - 当前AI投资潮的资本强度逼近互联网泡沫时期的电信业光纤建设和页岩油革命中的能源业钻探 [4] 实际投资规模被低估的原因 - 融资租赁等表外工具被广泛使用,微软和甲骨文等公司通过融资租赁建设数据中心,初始投资不计入传统资本支出 [5][7] - 微软2026财年资本支出与销售额之比从28%跃升至38%,甲骨文从41%飙升至58% [7] - 巨头已签约但未开始的租赁承诺金额超过3350亿美元 [7] - 在建工程余额急剧增长,亚马逊增长约60%(170亿美元),谷歌增长约40%(150亿美元),延迟计提折旧 [9] 未来折旧费用被低估 - 市场对谷歌、亚马逊和Meta三家公司2027年折旧额的预测比实际情况低164亿美元 [1][3][11] - 具体差距:Alphabet约70亿美元、Amazon约59亿美元、Meta约35亿美元 [11] - 2024年和2025年合计资本支出分别增长56%和63%,导致2026年及以后折旧与摊销费用加速增长 [11] AI资产寿命缩短加剧折旧风险 - AI计算硬件如GPU有效使用寿命可能仅3至5年,短于传统服务器 [13] - 亚马逊2025年第一季度将部分服务器和网络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从6年缩短至5年,因AI和机器学习技术发展加速 [13] 供需失衡与价格战风险 - AI基础设施供应增长可能超过对高价值AI服务的需求,最早2027年发生供需失衡 [3][14] - 大语言模型性能趋同可能导致基础设施服务商品化,削弱产品差异化 [14] - Meta建设多个千兆瓦级数据中心(2026-2029年投入使用),甲骨文和OpenAI的Stargate项目(5000亿美元)2028-2029年带来大量产能 [14] - 供应超过需求时,超大规模厂商可能采用激进定价策略维持利用率,侵蚀盈利能力 [14]
大摩:大厂“AI烧钱大战”:当下规模被低估,未来折旧被低估,最早2027年爆发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