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利率决议 - 美联储于9月17日降息25个基点 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0%-4.25% 符合市场预期[2][3] - 这是自2024年以来第四次降息 累计降息幅度达125个基点 包括2024年11月7日(+25BP)、12月18日(+25BP)、9月18日(+50BP)及2025年9月18日(+25BP)[2][3] - 决议以11-1票数通过 新任理事Stephen Miran持异议 主张更激进的50个基点降幅[3] 经济背景与政策立场 - 美国经济呈现"温和放缓" 就业创造疲软 8月失业率升至4.3% 为2021年底以来最高水平[5] - 通胀压力持续高企 仍高于美联储舒适区间[5] - 鲍威尔将此次降息定义为"风险管理式降息" 强调政策立场正从"适度限制"转向中性[6] 点阵图与政策分歧 - 19位官员中10人预计2025年还将降息两次 9人预计仅一次 一人反对任何降息[8] - 最鸽派预测显示2025年累计降息125个基点 普遍认为反映Miran立场[9] - 2026年预测中值显示仅再加息一次 长期中性利率中值维持在3%[9] 市场反应与板块表现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260点(0.6%) 收于46,018.32点历史新高[12] - 标普500指数下跌0.1%至6,600.35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3%至22,261.33点[12] - 科技股遭遇获利了结(Nvidia、Oracle、Palantir、Broadcom收低) 利率敏感板块上涨(Walmart、摩根大通、美国运通表现突出)[13] - 罗素2000小型股指数上涨0.18% 反映其对浮动利率融资的依赖性[13] 历史周期表现参考 - 2001年首次降息后3个月标普500下跌16.3% 6个月跌12.4% 1年跌14.9%[3] - 2007年首次降息后3个月跌4.4% 6个月跌11.8% 1年跌7.2%[3] - 2019年首次降息后3个月涨3.8% 6个月涨13.3% 1年涨14.5%[3] - 2024年周期首次降息后3个月涨4.5% 6个月跌0.1% 1年涨17.5%[3] 政治环境与政策前景 - 决策前数月面临政治压力 特朗普总统公开呼吁更激进降息以支持住房市场和减轻政府债务负担[11] - Miran的任命被视为特朗普试图增强对货币政策影响力的举措[11] - 市场预计2025年剩余两次会议中至少还有一次降息 具体路径将取决于通胀放缓程度及劳动力市场疲软是否演变为更广泛经济压力[15]
Fed Trimmed Rates, More Cuts Expected
Wind万得·2025-09-18 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