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即时零售行业消费者研究核心观点 - 补贴大战后用户行为发生结构性变化 价格锚点显著下移且高频依赖固化 品质需求成为核心竞争维度[2] - 市场格局呈现"三分天下"态势 京东在品质赛道实现反超 生态协同能力成为竞争关键[3][4] - 用户分化成价格驱动型(493%) 价值驱动型(268%)和机会主义型(195%)三类 平台需采取精细化运营策略[26][27][29] - 品质需求定义为安全合规透明 813%用户愿为品质支付溢价 其中438%愿每单多付2元 222%愿多付4元[52][58] - 京东凭借品质心智和生态协同实现快速增长 在品质外卖场景首选率提升205个百分点至398%[63][65] 用户行为变化 - 价格锚点从补贴前2140元区间465%占比 转变为补贴后2040元区间405%主导 20元以下低价群体稳定在263%远高于战前145%[8][11] - 高频依赖固化 605%用户每周下单超3次 即时零售呈现全天候特征 下午和晚间时段各占455%[15][18] - 品质需求超越口味本身 用户最关注实体门店保障(125%) 资质齐全(118%) 定期卫生检查(109%)等安全合规指标[52][54] 市场格局演变 - 整体外卖市场呈胶着状态 用户订单分配预期为淘宝342% 京东335% 美团289%[67] - 品质外卖赛道出现分化 京东以356%的预期订单比例超越淘宝(327%)和美团(286%)[69] - 京东MAU增长领跑 36月环比增速达323%/月 累计增长133% 淘宝同期增长88% 美团增长22%[32][34] - DAU变化显示用户粘性转移 京东26月DAU增长165% 美团同期下降5%[36] 平台生态协同 - 京东形成"外卖获客-全品类留存"闭环 二季度零售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376% 新业务收入增长199%[44] - 各平台形成差异化品类心智:京东统治家电(499%) 手机(484%) 数码(451%)等高价值标品 淘宝主导超市百货(451%)和个护(453%) 美团领跑到店服务(491%)和医药健康(279%)[74][76][78] - 协同广度对比显著 外卖用户在平台平均选择品类数:京东34个 淘宝24个 美团18个[82] - 京东618订单量突破22亿单 新用户在超市生活服务等品类交叉销售比例持续提升[44] 品质赛道竞争 - 食品安全卫生成为用户核心痛点 商家资质不明和份量不足构成主要信任赤字[55][57] - 594%用户表示将增加在京东点品质外卖的频率 显示强劲增长动能[71] - 普通外卖场景格局分散:淘宝544% 美团262% 京东193% 品质场景中京东占比大幅提升[61][63] 行业发展趋势 - 竞争从流量补贴转向用户价值运营 需同时打好用户分层 生态协同和品质信任三张牌[90][94][95] - 平台需满足"即时性需求+全周期需求"双重能力 实现高频小额到低频大额消费的全场景覆盖[91] - 品质成为终局之战胜负手 信任争夺将决定议价能力和核心用户获取[92]
补贴退潮 外卖江湖“三分天下”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