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历史发展呈现周期性规律 技术革命引发生产方式变革并重塑社会组织形态[5] - 2025年将开启新康波周期 科技进步导致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和新旧生产力更替的矛盾[6][7] - 供给侧改革是经济周期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英国、美国和中国历史案例均验证该规律[8][37][64] - 康波周期理论预示2025年进入萧条阶段 全球经济将面临结构性调整[59][60] 英国供给侧改革案例 - 1979年英国公共债务占GDP达55.2% 远高于联邦德国29.7%和法国20.8%[15] - 国有企业占比达巅峰:煤炭/煤气/电力/船舶/铁路/邮政/电讯部门100%国有 钢铁航空部门75%国有[16][17] - 改革措施包括私有化(出售英国电信等20家大型国企)、减税和节流(住房学校私有化)[19][20][21] - 居民持股比例从1979年7%升至1987年20% 显著提升市场效率[22] 美国供给侧改革案例 - 1980年美国经济负增长-0.27% 通胀率超13% 失业率达7%[40] - 里根经济学核心为减税、缩减开支、创造就业和增长[43] - 当前美国债务占GDP比例达138% 年利息支出1.2万亿美元超过军费开支[45][46] -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提供1.6万亿美元赤字削减 推行制造业回流和减税政策[52][56] 中国供给侧改革实践 - 2016年GDP增速降至6.9%创25年新低 PPI连续46个月负增长[61] - 钢铁产能利用率67% 吨钢利润仅0.43元 煤炭行业亏损面超90%[62] - 改革目标为"三去一降一补":压减钢铁4500万吨/煤炭2.5亿吨产能[66] - 改革成效显著:螺纹钢价格从1800元/吨升至3800元/吨 PPI结束54个月负增长[67] 康波周期理论框架 - 康波周期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阶段 周期长度40-60年[59] - 第五轮康波周期对应信息时代 以计算机互联网和AI芯片技术为代表[60] - 2016年处于康波衰退期 2025年将进入萧条阶段 2030年左右进入复苏期[59][57] - 技术革命周期遵循相似轨迹:技术突破→生产方式变革→社会组织形态重塑[5] 2025年经济展望 - 中国债务占GDP比例84% 债务增长主要来自基础设施投资和地方政府融资[48] - 反内卷政策成为核心 企业利润率从2020年6.2%下滑至3.9%[69] - 光伏行业多晶硅价格触底反弹60% 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48%[72] - 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4.4% 消费模式向发展型转型[74]
5000字深度报告 | “反内卷”与“供给侧”改革底层逻辑是康波大周期!
对冲研投·2025-09-16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