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定义与行业标准 - 国家层面首次明确预制菜定义 预制菜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可直接食用的凉拌菜及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 且不允许添加防腐剂[3] - 新定义将预制菜与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进行边界划分 有助于防范部分商家打着预制菜旗号蹭流量、扰乱市场等行为[3] - 经营者关注产品本身而消费者关注生产方式 是产生认知差异的根源之一[3] 预制菜明示与消费者权益 - 消费者不抵触餐厅使用预制菜但要求商家必须亮明身份 充分保障知情权和选择权[4] - 多地积极推进预制菜明示工作 广东规定2025年4月起在产品名称上标示"预制菜"或"预制菜肴" 上海在部分餐饮企业中先行试点 湖南研究合理管用的告知方式[6] - 实际操作中商家明示意愿普遍较低 因担心引起消费者反感 且监管缺乏快速检测手段和具体管理细则[6] 预制菜安全与监管 - 预制菜不允许使用防腐剂 通过冷冻、冷藏等贮存条件和杀菌处理解决保鲜需求 正规企业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10] - 部分企业为满足重口味喜好添加增味剂、增香剂 有的企业对灭菌、冷链运输把控不严可能增加细菌风险[11] - 热锅现炒同样存在风险 如高温增加致癌物含量或不新鲜食材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12] 预制菜产业发展 - 2023年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明确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近两年成为地方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12] - 美国日本等市场预制菜渗透率达60%以上 关键是如何促进产业规范健康发展[12] - 国家卫健委牵头的预制菜国家标准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将配合研究完善行业标准体系特别是餐饮标识方面[13] 行业监管与技术创新 - 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加强风险管控、严把原料关、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14] - 加强预制菜食品生产许可管理 组织开展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14] - 鼓励相关企业在速冻锁鲜、真空包装、冷链运输等环节进行技术创新 持续提升预制菜品质[12]
关于预制菜,必须厘清的几个问题
第一财经·2025-09-15 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