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支规模 -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加17万亿元增长19% [1] - 同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超13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加26万亿元增长24% [1] - 民生领域投入近100万亿元 其中教育支出20.5万亿元 社会保障就业支出19.6万亿元 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 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 [1] 财政政策工具 - 2025年赤字率设定为4% 赤字规模达5.66万亿元 [5] - 新增专项债安排4.4万亿元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1.3万亿元 支持商业银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 政府债券总规模11.8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5] - 五年累计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支持15万个项目 中央预算内投资3.33万亿元用于水利交通等基建 [5] 扩大内需举措 - 财政投入42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带动商品销售额超2.9万亿元 [5] - 近两年安排1.5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推进"两重"建设 [5] - 2024年安排1000亿元育儿补贴 200亿元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1] 就业与个税改革 -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29% [6] - 2022年增设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 2023年提高"一老一小"扣除标准 累计超6700万人受益 [6] 政府债务状况 - 2024年末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92.6万亿元 其中国债34.6万亿元 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 隐性债务10.5万亿元 负债率68.7% [11] - 隐性债务规模从2023年末14.3万亿元降至2024年末10.5万亿元 一年减少3.8万亿元 [11] - G20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18.2% G7国家平均123.2% [11] 债务化解进展 - 推出12万亿元化债举措: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元置换隐性债务 每年8000亿元新增专项债五年合计4万亿元补充基金财力 2万亿元棚改债务延期偿还 [10] - 截至2025年6月末超六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 60%以上平台隐性债务清零 [10] - 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改善 信贷投放意愿和能力增强 [10] 未来政策方向 -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做好政策储备主动靠前发力 [2] - 推进隐性债与法定债"双轨"合并管理 建立统一长效监管制度 [12] - 严格落实举债终身问责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 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12]
透视“十四五”财政账本,民生投入近百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4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