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行业核心观点 - 数据作为第五生产要素具有非竞争、可复制、无限增长与供给的特性 其价值挖掘流程复杂度远高于传统生产要素[1] - 数据要素价值提升高度依赖政策明晰的制度框架与实施路径 市场化体系健全推动地方性数据交易机构和数商成为产业发展核心[1] - 通过"政产联动"建立供数、用数生态 实现"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阶段性目标[1] 市场发展阶段与政策支持 - 数据要素市场历经起步、发展到要素化阶段 2023年国家数据局挂牌开启全国一体化数据大市场业务线布局[19] - 《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等政策出台 将数据要素提升至战略高度[19][20] - 国家数据流通基础设施系列标准发布 各地国家级大数据集团成立并孵化数据运营独立主体[19][20]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保持25%以上[23] 技术体系与基础设施 - 形成"连接-存证-管控-服务"完整技术体系 提供全链路可信保障[24] - 数联网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跨域数据高效互联 区块链与智能合约构建权属存证和规则执行双重保障[24] - 数据空间实现低敏感度数据精细化管控 隐私计算技术确保高敏感数据安全流通[24] - 可信数据空间构建"三统一"服务模式:分布式场景身份统一、数据产品确权登记统一、数据流通交换标准统一[27] 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 - 数据流通需解决数据开放、主体关系、收益分配等问题 区域发展应依托特色禀赋避免同质化[19][20] - 存在定价体系不完善和企业合规壁垒问题 数据合规投入产出比不确定性阻碍数据自由流通[31] - 需通过标准筑基完善国家层面数据治理、安全、交易等标准体系 为数据确权定价提供统一标尺[31] - 通过案例引路挖掘跨领域标杆应用"实景图" 为市场提供可复制路径和信心[31] 应用场景与典型案例 - 东软城市数据价值赋能平台构建智慧康养、医疗健康、人才就业三大领域互联网运营平台 打造五大服务场景[11] - 福建省"1+3+N"数字城市发展生态链:1个数据价值要素生产空间、3个民生服务平台、带动N个上下游产业创新协同[14] - 福建康养公众服务运营平台涵盖六大核心功能 构建覆盖"一老一小"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15] - 城市人力资源发展平台实现G2P2B2C全链条服务 促进人力资源机构、企业、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共生[15] - 互联网医疗平台搭建九大系统 打造多元多层次线上线下一体化泛在医疗健康服务[15] 未来发展趋势 - 聚焦特定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和专业化智能体将成为主流 生态共建与场景构建能力是核心竞争力[20] - 构建"技术-制度-场景"协同发展体系 推动公共数据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23] - "数据要素×"行动计划通过场景实践完善市场制度 实现跨行业跨区域数据流通优化资源配置[24] - 多源异构数据可信融合提升AI基础模型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形成"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良性循环[24]
2025年中国数据要素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