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详情 - 公司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系统性财务造假 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方式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2][4] - 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1.43亿元 占当期报告金额87.34% 虚增营业成本6465.26万元 占84.53%[4]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1.92亿元 占95.39% 虚增营业成本8541.64万元 占91.17%[4] - 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2.23亿元 占98.96% 虚增营业成本1.17亿元 占98.41%[4] - 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2.49亿元 占85.87% 虚增营业成本1.33亿元 占83.30%[4] - 2022年虚增营业收入3.04亿元 占99.39% 虚增营业成本1.63亿元 占99.13%[4] - 2023年虚增营业收入2.83亿元 占98.14% 虚增营业成本1.52亿元 占92.26%[4] - 2024年上半年虚增营业收入7164.6万元 占88.11% 虚增营业成本3863万元 占83.81%[4] 处罚措施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1000万元罚款[11] - 实控人金文明被警告并处以1500万元罚款 其中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500万元 作为控股股东罚款1000万元[11] - 董事会秘书赵璐被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罚款[12] - 副总经理宋凯被警告并处以250万元罚款[12] - 监事刘海军和陈友志分别被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12] - 财务部经理邹璧鸿被警告并处以110万元罚款[12] - 采购经理李威被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12] - 独立董事安秀梅被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12] - 独立董事王洋、董事杨彬、前董事陈曦、监事会主席周绍鑫分别被警告并处以50万元罚款[11] - 金文明和赵璐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11] 退市安排 - 公司触及《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2][13] - 股票自2025年9月15日起停牌[13] - 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 证券简称变更为"广道退"[13] 公司背景 - 主要从事以数据应用为目标的软件产品开发与销售 聚焦数字政务领域[14] - 2016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 2021年11月15日在北交所上市[14] - 截至2025年9月12日收盘 市值为6.38亿元[15]
严重财务造假!强制退市!
中国基金报·2025-09-13 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