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美国8月CPI数据基本符合预期,核心通胀保持黏性,但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跃升至近四年高位,这巩固了市场对美联储在9月会议降息的预期,并预计年底前将累计降息三次(75个基点)[1][9] - 美联储货币政策重心正从通胀控制向支持就业倾斜,市场风险偏好随之上升,推动美股创新高、美债收益率跌破4%、美元指数走低[9][10][11] - 未来经济路径存在不确定性,若通胀因关税、供应链等因素反弹,或就业市场恶化导致经济硬着陆,美联储的宽松幅度可能不及预期,甚至引发"类滞胀"风险[6][10][11] 通胀表现 - 美国8月CPI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2.9%;核心CPI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3.1%,基本符合预期,未出现通胀失控迹象[1][3] - 与进口相关性较高的商品类别(如家居用品、影音设备)价格未全面上涨,表明加征关税对商品价格的传导效应有限[3] - 部分商品价格仍显黏性:新车价格上涨0.3%,二手车及住房价格保持强势,服装价格上涨0.5%,影音产品价格上涨0.5%,汽车零部件价格上涨0.6%,能源价格上涨0.7%,食品杂货价格上涨0.6%(为2022年8月以来最大月度涨幅)[3][4] - 短期通胀可控,但中长期受降息、供应链调整、关税及地缘政治影响,回落至2%目标的进程可能漫长[4] 就业市场 - 截至9月6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2.7万人至26.3万人,为2021年10月以来最高,显著高于前值23.6万人和预期值23.5万人[1][6] - 美国8月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2.2万人,失业率升至4.3%,创近四年新高;年度非农数据修订值下修幅度高达50%(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新增就业岗位较初值下调)[7] - 就业市场显著降温,经济边际放缓已成确定性事件,隐含衰退风险高于年初预期[7] 经济前景与政策路径 - 经济可能走向两种情境:一是温和放缓与软着陆(消费支出仍具活力,9月零售和食品销售环比增长0.5%),二是硬着陆与衰退(若关税传导效应持续且货币政策调整不及时,可能引发"需求收缩-企业裁员"恶性循环)[6] - 市场完全定价美联储年底前降息三次(75个基点),但若通胀超预期反弹,宽松幅度可能不及预期,甚至暂停降息[10] - 降息后金融市场表现取决于经济软着陆与否:若就业快速恶化,资产配置可能重估,导致大幅调整[11] 市场反应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4%大关,美元指数走低,美股再创新高,反映投资者对降息的强烈预期和风险情绪回归[10][11]
美联储9月降息已无悬念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2 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