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仁勋最打脸的投资来了
英伟达英伟达(US:NVDA) 投中网·2025-09-11 02:45

英伟达战略转型与量子计算布局 - 英伟达通过旗下风险投资部门首次投资量子计算企业Quantinuum 对应估值达100亿美元 [5] - 相较于2024年年初50亿美元估值 Quantinuum在18个月内估值翻倍 [7] - 公司推出开源量子开发平台CUDA-Q 旨在成为量子计算与经典高性能计算的"超级连接器" [5] 黄仁勋对量子计算的态度演变 - 2025年1月公开质疑量子计算商业化前景 认为需数十年才能实现"非常有用"的量子计算机 [7] - 2025年3月在GTC技术峰会上公开道歉并转变态度 从质疑转为支持量子计算 [8] - 态度转变后迅速参与Quantinuum的6亿美元融资 新投资者包括英伟达和广达电脑 [8] 量子计算技术发展与商业化进程 - Quantinuum采用离子阱量子计算技术 计划2025年推出新一代量子计算系统Helios [8] - 公司目标在2027年底前启动IPO 融资资金将用于推动通用容错量子计算技术突破 [8] - 黄仁勋预测量子比特数量增长规律类似摩尔定律:每5年增加10倍 每10年增加100倍 [11] CUDA-Q平台的战略意义 - 平台实现量子处理单元(QPU)与图形处理单元(GPU)协同工作 形成混合计算架构 [11] - 延续CUDA软件生态壁垒战略 整合量子计算机周边生态系统实现混合编程 [12] - 配套提供云端服务、AI基础设施和电子电路模拟等多元化服务完善生态 [12] 全球量子计算竞争格局 - 美国量子计算初创公司PsiQuantum于2024年底完成6.2亿美元D轮融资 为当年领域最大单笔融资 [15] - 芬兰量子计算公司IQM在2025年9月完成3.2亿美元融资 估值突破10亿美元成为独角兽 [16] - 美国量子计算企业IonQ近一年股价飙涨约500% 反映市场对量子计算技术的高度认可 [16] 量子计算的应用前景与算力革命 - 量子芯片运算能力远超传统计算机 谷歌Willow芯片5分钟完成传统超算10²⁵年运算量 [18] - 在AI领域可大幅压缩大模型训练时间 从数月降至分钟级 触发智能指数级增长 [18] - 生物医药和材料学等领域将迎来彻底颠覆 推动人类技术发展迈向新高度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