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营主体破2000万户之后:广东再造营商环境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0 09:06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经营主体总量突破2000万户 稳居全国第一 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96% 外资企业持续增长 会议聚焦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企和外资活力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1][4][9] 经营主体数据表现 - 广东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2000.19万户 较2024年末净增95.31万户 增长5% 占全国总量十分之一 [1] - 私营企业达834.53万户 同比增长10.6% 外商投资企业达23万户 较2024年增长6.97% [1] -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5万户 占全省新设外资企业总量97.73% [1] - 民营经济组织1925.17万户 同比增长6.47% 占全省经营主体总量96.45% 其中个体工商户1090.64万户 同比增长3.52% [4] 民营企业现状与挑战 - 民营企业占全省7.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7.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9万家专精特新企业超九成 占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主企业及瞪羚、独角兽企业超九成 [6] - 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要素支持和服务保障方面存在障碍 招标过程中常因免责考虑被国有企业挤压发展空间 [6] - 科技企业在招投标中面临要求落地应用经验及区域保护壁垒 外地创新产品难以进入本地市场 [7] 民营企业发展建议 - 清理修订阻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法规 落实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将公平竞争审查纳入政策制定全过程 [6] - 建立投诉渠道和处理机制 监测违反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情况 破除隐性壁垒 [7] - 支持民营高科技制造业头部企业牵头国家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 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任务 [7] - 建立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推广目录 以技术水平和效果而非地域投资经验作为招投标评价标准 [7] 外商投资现状与优势 - 广东累计吸引超350家世界500强企业布局 外资项目趋向高端化 如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联合利华广州食品工厂 [10] - 推动全国首部外商投资权益保护立法 通过"湾区注册"改革、香港公证文书电子化流转、澳资企业"跨境通办"等提升跨境登记便利度 [11] - 国际化营商环境成为吸引外资关键因素 包括区域优势、开放基础、产业配套和成熟市场 [10] 外商投资挑战与改进方向 - 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制造业回流及长三角竞争压力 与港澳及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存在差距 [11] - 已修订或废止133项内外资不一致法规文件 从源头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12] - 建议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统一政务服务平台接口规范 实现政务事项"异地通办、一次办成" [11] - 健全跨部门外资保护机制 发挥省领导联系跨国公司直通车机制 优化政府采购及招投标环境 [12] 政府政策导向 - 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统一 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制度 [8] - 持续扩大市场准入、缩减负面清单 实施"粤贸全球"计划 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推动制度型开放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