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根本没必要慌!张忆东今日交流细谈机会:这次是“小白兔式”长牛,现在更应关注资产本身的价值……
聪明投资者·2025-09-04 08:52

牛市宏观背景与驱动因素 - 中国权益资产(A股和港股)可能迎来持续20多年的超级长牛,核心驱动是经济增长方式从债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10][11][15] - 政府债务率仅26%(国债余额34.5万亿人民币),远低于美国的124%,且地方政府债务率约40%,系统性风险可控[12] - 居民部门债务率从2008年的18%升至2024年的60%(美国同期70%),企业部门债务率达142%(美国74%),债务扩张空间有限[13][14] - 资本市场将通过盘活社会财富(如162万亿居民储蓄存款和30多万亿银行理财)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和新消费领域发展[20][28] 政策与市场机制特色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强调"有形之手"引导,避免2014-2015年疯牛重演,实现震荡向上长牛[39][40][44] - 央行通过汇金等机构增持股票型ETF(持股比例从5%升至37%),提供流动性支持[90] - 中国特色的"做空机制"通过IPO、再融资和资产注入抑制市场亢奋,维护稳定[49][50] -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金融模式转向"以义取利",肩负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使命[47] 港股市场机遇与特征 - 港股将受益于居民财富从避险资产向权益资产再配置(7月居民储蓄减少1.1万亿)[56][57] - 投资逻辑从外资主导的离岸市场转向泛中资主导的在岸市场,投资风格更多元化[63][64] - 恒生指数11月有望站上28000点,四季度可能跑赢全球市场[6][84] - 港股生态环境改善:民营企业在科技、新消费等领域崛起,吸引境内外资金流入[61] 重点行业配置方向 - 互联网板块(阿里巴巴、美团、腾讯等)被错杀,卖空占比超20%后往往迎来反转,9月上旬是布局时机[68][75][81] - 创新药兼具消费和科技属性,国际化进程加速,BD项目和多场行业大会将成为催化剂[96][100] - 新消费聚焦服务型和精神型消费(如泡泡玛特),出海和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是增长支柱[95] - 价值股中重点关注化工、有色(黄金、稀土、钨等),股息率超6%且具战略重估空间[103][105][106] - 出口链和非银板块(券商、保险)因数字资产等因素受益[108][109] 资金面与流动性 - 全球资金回流潜力大,美联储降息(预计9月17日)将改善港股流动性,人民币升值至7.0进一步提升吸引力[76][83] - 内资通过南下资金主导港股增量,外资平仓和加仓可能形成共振[77][7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