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访优必选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焦继超:人形机器人量产不是数字堆积,而是技术、需求与成本的平衡
机器人圈·2025-09-03 09:09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15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1% [1] - 科技巨头包括微软 英伟达 亚马逊 OpenAI 软银通过投资或研发加速入局 [1] - 特斯拉Optimus 波士顿动力Atlas Figure AI Figure02 以及中国智元机器人 宇树科技 优必选展开全球竞赛 [1] 优必选公司发展 - 优必选于2023年12月29日港股挂牌上市 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2025年订单和交付端突破 产业化进程提速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6.21亿元 同比增长27.5% 毛利2.17亿元 同比增长17.3% 期内亏损4.4亿元 但同比减亏18.5% [8] - 公司计划2025年产能达1000台 交付数百台 2026年目标交付数千台 2027年力争实现万台级交付 [7] 技术演进方向 - 人形机器人正从"单机自主"迈向"群体智能" 成为未来工业场景演进核心方向 [1][4] - 优必选推出智能体技术Co-Agent 实现单机自主与群体协同 包括协同搬运 分拣 操作 质检 仿真环境下支持千台机器人并发 [4] - 针对工业落地进行多项改进 包括自主换电技术解决续航焦虑 RGB双目视觉提升环境适应性 52自由度仿生躯体实现15公斤负载搬运 [5] 工业应用与实训成果 - 优必选与东风柳汽 吉利汽车 一汽大众 奥迪 比亚迪 北汽新能源 富士康 顺丰合作 推动Walker S系列进入工厂实训 [3] - 在比亚迪工厂Walker S1实训效率提升100% 稳定性提升30% 在富士康完成第一阶段物流搬运任务 [5] - 通过实训优化关节稳定性 电池续航 软件系统稳定性 定位导航 运动控制 解决工业场景算法和软件稳定性难题 [5] 量产挑战与行业进程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但量产存在硬件难题包括关节电机过热 灵巧手载重不足 电池续航不足 [7] - 特斯拉Optimus原定2025年5000台量产目标可能延期 行业高速发展期可能需等到2026或2028年 [7] - 量产需平衡技术 需求与成本 找到合适应用场景让客户买单才能实现闭环 盈利仍是全行业难题 [8] 未来发展规划 - 人形机器人发展分三步走:首先工业场景辅助产线工人 其次商业场景落地 最后家庭陪伴应用 [9] - 公司现阶段最关注推动人形机器人更快交付和应用落地 而非盈亏平衡 相信伴随单机成本下降盈亏平衡是必然结果 [9] - 家庭级应用从技术与成本角度仍需较长时间成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