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股热潮会否终结银行股行情?
第一财经·2025-09-03 05:42

银行业经营现状 - 行业盈利下行压力较去年同期缓解 主要压力来自息差收窄及个贷与房地产领域风险释放[3] - 中证银行指数9月2日全天涨近2% 在各行业板块中领涨[4] - 银行股作为高股息红利股代表 今年以来二级市场表现持续领先 但近期因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涨幅回落[4] 银行股投资逻辑分析 - 当前银行股相比10年前最大变化在于房地产行业风险逐步拆除 最危险阶段已过去[7] - 金融体系经受住近5年地产调整冲击 企业贷款周期1-3年内保持健康状态[7] - 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对降低银行坏账率起到重要作用[8] - 净息差收窄成为主要担忧但整体可控 且已接近"降无可降"的底部阶段[8] 资金配置动态 - 国有大行表现突出 农业银行A股市值登顶"市值之王"[11] - 险资加仓 公募基金增配 居民存款搬家等多方资金参与银行股配置[12][13] - 配置型资金在估值底部长期持有 导致交易筹码向配置盘高度集中[13][14] - 2023年下半年金融股跌至低位 部分投资组合将金融超配至45%-48%[14] 估值与市场表现 - 银行板块自去年9月至回调前涨幅接近50% 近2-3年不乏翻倍银行股[18] - 资质较优银行股合理估值(PB)应在1倍-1.5倍左右 需依据估值而非短期涨跌幅判断[19] - 港股内银股吸引力随上涨下降但估值仍不贵 A股银行股整体较港股更贵但差距缩小[15] - 今年以来微盘股涨幅远超银行股 市场对资金流向存在错觉[20] 行业发展前景 - 未来5年银行负面影响因素较过去5年明显减少 房地产和中美贸易冲突首轮冲击已过[20] - 需关注银行内部管理 风险管控水平及股东可靠性 选择可理解的银行[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