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肿瘤复发险作为商业健康险的创新方向面临定价难、获客难和数据获取难三大核心挑战 但近期上海通过政策松绑和数据开放试点为行业发展带来突破性进展 [3][4][6][9][12][16] 医保与商保互补格局 - 医保覆盖范围扩大但患者自付比例仍接近或超过50% 推动"带癌生存"群体寻求商保补充 [3] - 百万医疗险仅服务投保后患病人群 惠民保将既往癌症治疗费用排除在赔付之外 [3] 肿瘤复发险市场现状 - 专病险市场规模仅数亿元 远低于百万医疗险的数百亿规模 [6] - 产品覆盖癌种有限 目前仅包含甲状腺癌、乳腺癌等少数癌种的部分患者 [6] - 上海每年乳腺癌复发人群约6000人 复发险实际覆盖率仅15%-20% [9] 产品定价挑战 - 需基于患病群体复发率和生存率进行风险定价 无法通过健康体分散风险 [7] - 保费可支付性限制保障责任设计 现有产品趋于保守 [7] - 依赖医疗数据评估不同分期分型患者的复发率和费用趋势 [13] 销售获客困境 - 线上渠道鲜少代理复发险 线下进院销售存在合规障碍 [9] - 百万医疗险销售成本达50%以上 复发险因人群基数小更显突出 [9] - 需要医院和药企共同参与 通过病程管理和创新药支付提升产品价值 [10] 医疗数据获取突破 - 上海发布政策深化医疗、医保和商保数据共享机制 [13] - 支持保险公司在安全环境下访问卫生健康历史数据 [13] - 申康中心管理的37家三甲医院正与保司开展数据合作 [14] 进院政策松动 - 上海试点允许在公立医院内摆放商保宣传易拉宝 [4][16] - 太平洋健康险与临转院合作推出乳腺癌复发险"申爱保" [16] - 产品覆盖上海市科委发布的"上海新优药械"清单中全部符合适应证的创新药 [16] 未来发展路径 - 依赖临床医疗和生物医药技术进步拓展更多癌种覆盖 [17] - 需解决心脑血管疾病等非肿瘤领域的复发险开发挑战 [17] - 医院将保险机构视为支付支持方和患者管理关键渠道 [17]
肿瘤复发险有需求没销路,上海探索“商保进医院”
第一财经·2025-09-02 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