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磅新规落地,AI行业的一次大洗牌
吴晓波频道·2025-09-02 00:32

AI生成内容标识新规 - 强制性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于9月1日正式施行 要求所有AI生成内容(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必须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10] - 显式标识需直接展示给用户(如文本添加提示文字 图片/视频需含"AI生成"字样且文字高度≥图片最短边长5% 视频标识持续≥2秒 音频需添加提示语音或特殊节奏音)[15][17][18] - 隐式标识需嵌入文件元数据 包含生产者及唯一编号等信息 供监管和机器识别[11][14] AI虚假内容产业风险 - AI技术被用于批量制造虚假内容形成产业链 某MCN机构通过AI软件最高单日生成4000-7000篇虚假新闻[7] - 2024年国内50个AI风险舆情案例中超1/5涉及AI造谣 有团伙在女童走失事件中6天内发布268篇AI谣言文章 单篇点击量超100万次[7] - 虚假内容导致互联网信息池污染 加剧公众辨别困难与社会共识形成难度 老年群体受影响尤为严重[7] 新规对行业的影响 - 平台需承担审核责任 核验用户上传文件的元数据 对疑似AI生成内容进行标识提示[23] - 新闻/金融/医疗/教育等高信任度领域将把强制标识作为AI规模化应用的准入许可[26] - 自媒体行业生态优化 真实内容竞争力提升 AI生成的"噱头型"内容吸引力下降(如抖音"猫打台球"类视频)[36] 衍生的商业机会 - "可信AI"成为核心竞争力 合规标识有助于建立品牌信任[29] - 数字水印/AI内容检测工具/合规解决方案等合规技术需求增长 形成新赛道[30] - 高质量内容价值凸显 低质AI内容被过滤后 优质创意内容(无论人工或AI生成)溢价能力提升[31] 技术实施与合规要求 - 企业需在产品和技术流程中增加标识功能 运营方需对分发内容履行"谁运营谁负责"责任[27] - 建议建立AI生成内容元数据共享库 打通平台间溯源壁垒[32] - 需配套权威AI内容检测认证机构 对争议内容进行专业鉴定[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