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标卡磁条向芯片升级的技术变革 - 多家大型银行于2024年4月正式启动银联-Visa双标磁条卡升级芯片卡进程 标志着存续十余年的双标磁条卡退出市场[1] - 芯片卡采用动态加密技术 通过交易变量生成一次性凭证 从根本上杜绝卡片复制和伪造风险 安全性能远超静态磁条卡[2] - 跨境场景中芯片卡已成为刚需 主流市场基本完成芯片卡受理改造 不再接受磁条卡降级交易[2] 芯片卡的跨境支付优势 - 新芯片卡通过接入Visa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受理网络 显著提升境外消费便捷性[3] - 双标芯片卡在安全性、受理能力和用卡体验各维度均具备差异化优势 尤其保障境内支付场景连续性[1][3] 技术演进与标准兼容突破 - 2014年全球支付安全标准转向芯片化 中国推出自主PBOC金融IC卡标准 但因PBOC与EMV密钥体系不兼容形成双标卡结构性矛盾[3] - 2020年8月招商银行创新采用"一芯双应用"技术 在同一芯片集成PBOC和EMV标准 实现境内外支付场景无缝切换[4] - 该技术成为后续万事达卡和银联-Visa"磁升芯"的技术样本 推动各家银行跟进[4] 市场格局与战略博弈 - 美国运通和万事达获批人民币清算资质后 存量双标卡逐步转化为单标卡 市场曾认为双标卡难以直接升级芯片[4] - 银联面临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使命和开拓增量市场需求 出海成为必然选择 双标卡搭载银联标识可低成本提升境外品牌认知度[5] - 银联已在180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受理端 在东南亚、日韩等优势市场 双标卡能带来真实收益贡献[5] - 银联-Visa双标卡"磁升芯"是两大卡组织战略利益一致达成的双赢结局[5] 持卡人体验与权益升级 - 本次换发遵循"卡号不变、体验无缝"原则 新卡沿用原16位卡号 用户无需重新绑卡[7] - 银行配套丰厚境外权益 如招商信用卡提供境外消费返现、万豪酒店权益及320元汇率补贴[7] - 高端信用卡提供境外返现及韩国新罗免税店、日本大丸百货专属优惠 境内场景也加码手机Pay消费1%返现[7] - 2024年上半年招商信用卡已陪伴超160万持卡人境外消费 境外交易规模连续17年行业第一[8] 行业发展趋势 - 双标卡升级芯片卡进程体现监管部门与市场主体协同推进 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新步伐[1] - 信用卡功能从支付工具向国际交流桥梁升维 支持"连进来"和"走出去"新趋势[6][7]
再聊“磁升芯”背后的多重考量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29 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