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亚ARK最新CIO报告:当科技型通缩成为红利,认知才是关键变量

核心观点 - 全球正经历从通胀主导转向技术驱动的"科技型通缩"时代,底层财富逻辑发生根本性变革 [1][4] - 传统依赖稀缺性的投资范式失效,效率成为价值创造的核心驱动力 [9][10][11] - 需通过结构性资产配置(三支柱模型)应对宏观张力,而非单一产品押注 [6][7][8] 宏观范式转变 - 通胀压力持续存在:地缘冲突、财政扩张和供应链重组仍带来成本压力 [4] - 技术革命催生"科技型通缩":AI、SaaS、自动化和新能源推动生产效率指数级跃迁,使知识生产成本趋近于零,边际成本压缩至极限 [4] - 双重现实并行:通胀与通缩不再是对立周期,而是同时存在的两个系统现实 [4] 投资逻辑重构 - 从"稀缺为王"转向"效率为王":技术使传统稀缺资源(知识、专业服务)泛滥化,价值主导权转向连接者、迭代者和复利创造者 [9][10][11] - 投资本质重新定义:从购买稀缺性转变为对效率系统的投票 [11] - 科技型通缩带来良性变革:不以需求塌陷为前提,而是通过效率提升实现通缩 [4][5] 资产配置框架 - 三支柱模型构成新三角架构:现实锚定(抵御宏观波动)+通缩引擎(捕捉技术价值重构)+灵活桥梁(动态平衡调整) [7][8] - 强调结构弹性:在波动中保持系统调适能力,而非单点预测 [7][8] - 目标从"跑赢通胀"转为参与效率红利:通过理解效率逻辑实现复利增长 [5][11] 行业影响 - AI革命重塑价值结构:生成式AI、工业软件、自动化成为效率核心 [4] - 新能源产业贡献通缩动力:与技术革命协同提升生产效率 [4] - 传统硬资产信仰受挑战:房地产、资源股和大宗商品的抗通胀逻辑边缘化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