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政策历史演变 - 北京于2010年4月推出全国首个住房限购政策 规定同一购房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4][6] - 2011年"新国八条"出台后全国限购强度达最高值 有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同年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出现同比负增长[6] - 2014年6月呼和浩特率先调整限购 至年底一线城市外主要城市均出台优化手段 配合其他政策扭转行业下行[6] - 2016年房价大幅上涨后限购再度从严 2017-2021年为最严格时期 有效抑制市场投机炒作行为[7] - 2022年起郑州 衢州 秦皇岛等城市开始放松或取消限购 2023年进入全面宽松期 南京 郑州 沈阳等重点城市全面取消限购[7] 当前政策环境 - 2024年8月京沪出现重大政策转向 北京五环外 上海外环外不再限购 符合条件家庭可无限套数购房[1][10] - 北京要求非京籍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满2年 上海要求非沪籍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满1年[10] - 经过本轮调整 全国仅北京 上海 深圳及海南部分城市仍部分执行限购[1][9] - 当前限购政策环境处于历史最宽松时期 核心城市密集放松乃至全面退出限购[2][7] 政策效果与影响 - 限购政策在特定时期直接抑制投资投机购房需求 稳定市场价格预期[1][8] - 但严格执行也抑制了部分合理购房需求 过度依赖可能导致市场供需信号扭曲[1][8] - 政策调控思路从"短期行政干预"向"长效市场机制"转变 目标从"控房价"转向"稳预期"[8] - 调控方式从"一刀切"转向"精准滴灌" 基于人口流动和库存分化进行精准判断[8] 未来政策走向 - 京沪深采取"核心区保留限购+外围区放松"渐进策略 核心区域限购或长期存在[11][12] - 未来可能进一步扩大放松范围 如调整社保年限要求或扩大不限购区域范围[2][12] - 政策需与降低首付比例 优化房贷利率 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协同推进[2][12] - 一线城市完全退出限购短期内不太现实 需在满足合理需求与防止炒作风险间寻求平衡[2][12]
房地产限购退潮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27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