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产品周期变化 - iPhone更新周期从固定两到三年一次大变革的"大小年"模式失效 连续四年未出现显著外观工业设计变化[6] - 苹果启动2025至2027年"三年计划" 将每年推出重大更新产品 打破当前温吞现状[7] iPhone 17 Air产品特性 - 机身厚度仅5.5毫米 成为史上最薄iPhone 采用全新轻薄设计[9] - 作为试验田产品验证智能手机轻薄化可行性 搭载多项新技术[9] - 采用自研基带C1节省空间并降低通讯能耗 但性能较高通基带存在差距[14] - 电池容量不足3000mAh(具体2900mAh) 续航能力受限[14][23] - 取消实体SIM卡槽实现全面eSIM化 中国运营商谈判进展仍存不确定性[15][16] - 移除USB-C接口 推动无接口全无线化发展[17] - 采用重新设计的面容ID模组 显著缩小光学模块体积[21] - 预计售价7000多元 配备单摄像头和单扬声器[14][18] 折叠iPhone产品规划 - 2026年推出首款横折折叠iPhone 折叠状态5.5英寸 展开后7.8英寸[28] - 采用C2自研处理器和无实体SIM卡槽设计 机身展开后非常轻薄[30] - 可能舍弃面容ID改用触控ID指纹解锁方案 集成在电源键中[31] - 搭载四摄像头系统(内外双前置+后置双摄) 第二颗为超广角而非长焦[31] - 采用In-Cell全贴合屏幕技术 有效减弱折痕 为行业首次量产应用[42][43] - 搭载类似iPadOS的多任务系统 支持自由拖动窗口和调整应用大小[50] - 苹果追求"展开无折痕"体验 与三星合作开发铰链和屏幕技术[39] - 申请"自愈合"屏幕专利 可实现折痕自动修复[40] 全玻璃四曲面iPhone愿景 - 2027年推出终极智能手机 采用全玻璃四曲面设计[55][62] - 实现无按键、无接口、无前置开孔的完全一体化机身[64] - 搭载完整自研技术组合包括A20处理器、C3基带、蓝牙/Wi-Fi芯片和CMOS传感器[68] - 天线环绕摄像头模组设计 增强通讯效果和一体化外观[66] - 配合iOS 26"液态玻璃"设计语言 实现系统与硬件的完美融合[69] - 体现"少即是多"产品哲学 通过简化去除多余元素实现进步[64] 技术研发方向 - 开发可变光圈模组专利 用弹性膜片代替金属叶片大幅缩小体积[34] - 探索可变刷新率屏幕提升续航 AI电池助手动态管理系统能耗[23] - 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折叠屏In-Cell技术可能成为新标准[48] 市场定位与战略 - iPhone仍是苹果核心业务和主要技术成果 短期内无可替代[75][77] - 智能手机行业进入高度成熟期 出货量下滑 换机动力主要来自设备老化[78] - 通过三年计划重新聚焦iPhone创新 试图复刻2007和2017年的颠覆性影响[81]
四个「小年」过去,iPhone总算迎来连续三个「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