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进展 - 2024年上海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达11% 显著高于全国6.91%的平均水平 [3] - 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06项 其中191个获奖项目中自然科学奖占比29% 创2006年设立该奖项以来新高 [3] - 高等级获奖项目中近半数与三大产业相关 54%的项目名称直接提及"应用" 主要集中于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 [3] 基础研究突破与转化 - 18项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中有22篇论文发表于《Cell》《Nature》《Science》正刊或子刊 占论文总数1/4 [6] - 复旦大学鲁伯埙团队研究成果技术转让许可达3.7亿元 中国科学院王二涛团队获中国发明专利并申请国际专利 [6] - 科技功臣奖获得者吕西林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内50多栋复杂高层建筑 马大为发展的"乌尔曼-马"反应在全球制药界广泛应用 [7] 产业创新与关键技术突破 - 技术发明奖项目中电子信息领域占比20% 先进制造领域占比17% 航空航天和新材料领域各占13% 生物医药领域占比10% [11] - 15项技术发明高等级奖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646项 平均每个成果有43项原创性发明得到专利保护 [11] - 上海交通大学朱新远团队荣获科技进步特等奖 其超支化聚合物涂层技术应用于10型运载火箭和4型运载火箭首飞 [12] 生物医药创新成果 - 和记黄埔医药"呋喹替尼"项目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药物为全球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领域十余年来首个获批的VEGFR选择性抑制剂 [15] - 呋喹替尼已达成逾80亿元海外技术许可收入 2024年全球销售额突破29亿元 其中海外市场占比71% [15] - 该药物于2018年在中国获批 2023-2024年相继在美国、欧盟和日本获批 预计三年内形成超百亿规模 [15] 青年科技人才发展 - 2024年度获奖完成人中45岁以下中青年占比65% 较2023年61%有所提升 第一完成人中45岁以下占比43% [17] - 10名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有7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 在量子科技、绿色低碳等前沿领域取得成就 [17] - 年龄最小的获奖者为1993年出生的复旦大学助理研究员胡凤鸣 获自然科学二等奖 [17]
上海颁出重磅科技大奖,瞄准哪些重点方向
第一财经·2025-08-26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