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政策核心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到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2030年普及率超90%,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阶段[3][7] - 政策旨在通过顶层设计与市场机制融合,激活多元主体创新活力,推动从AI应用大国向AI创新强国跨越[3][7] - 智能体成为人工智能落地应用重要形式,政策支持智能体广泛应用及发展"智能体即服务"[3][7][11] 六大重点行动领域 - 科学技术领域:加速AI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技术协同创新,加强AIforScience科研突破[7][8] - 产业发展领域:增强工业系统智能感知与决策能力,推广生产工艺优化方法,加快农业智能育种及智能农机、无人机、机器人装备应用[7][8][13][14] - 消费提质领域:发展智能原生应用提升文娱、电商、家政等服务品质,拓展体验消费、个性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AI手机电脑、智能家居等新一代智能终端[8] - 民生福祉领域:支持AI技能培训,创新智能学伴、智能教师等人机协同教育模式,提升AI在医疗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及文化创作中的应用[9] - 治理能力领域:打造政务服务新模式,提升AI在安全生产监管、防灾救灾、公共安全预警及环境监测预测中的应用[9] - 全球合作领域:政策未详细展开但纳入重点行动框架[7] 行业应用与商业化进展 - 工业领域:大模型与智能体通过工业软件和机器人驱动制造业转型,推动价值分配向研发设计和销售运营两端拓展[12] - 农业领域:丰登育种大模型辅助发现作物基因功能,超100个全球育种单位试用,无人机技术解决劳动力不足及管理粗放问题[13][14] - 气象领域:AI气象预报模型"风乌GHR"实现10公里级中期天气预报,展示AI在地球科学应用潜力[14] - 企业智能化转型从碎片化改造转向全价值链重构,人机协作成为新常态[12] 企业观点与技术趋势 - 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千问、Kimi、智谱能力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开源普惠生态形成,企业部署成本从两年前天价大幅降低[11] - 智能体具备工具使用、记忆能力和自主任务规划能力,解决大模型"缸中大脑"局限,2025年成为智能体商业化落地元年[11][12] - 网络安全隐患加剧,"智能体黑客"出现,一名人类黑客可操控数十个智能体发起攻击,需提升安全能力应对不对称性威胁[15]
国务院划重点:十年时间,全面AI
第一财经·2025-08-26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