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A股市场自去年9月24日起呈现N字型上升走势,当前第三阶段(4-8月)行情超预期,主要受基本面预期差、流动性宽松和市场情绪三方面驱动 [1][2][4][6] - 上证指数于8月22日收于3800点,创10年新高 [1] - 市场短期或震荡上行,流动性为主要推动力,中期需关注通缩粘性风险 [7][8] - 结构上偏好小盘股和科技股,红利股相对弱势,风格切换与经济预期修复及流动性充裕相关 [13][16] 本轮牛市的三方面逻辑 - 基本面预期差驱动:4月市场高估关税战对经济及通胀冲击,但5月中美谈判启动、7月反内卷政策落地及基建项目推进改善通缩预期,4-8月风险偏好提升 [2] - 流动性宽松推动:中美处于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国内低利率环境凸显资产荒,权益配置需求提升;弱美元格局促使全球资金向新兴市场再平衡,M1增速持续上行印证资金活跃性 [4] - 市场情绪助力:7月向上突破后形成动量效应,两融资金创新高逼近2015年牛市高峰,7月企业和居民定期存款下滑而非银存款大幅上行,存款搬家现象显现 [6] 对A股大盘的趋势判断 - 流动性偏多:M1增速仍上行,中美加权利率领先指标对A股指向中性略偏利好 [7] - 企业盈利中性:反内卷政策利于物价企稳,但供需受约束,物价修复斜率平缓,下半年名义经济增速预计与过往两年持平,A股业绩增速修复空间有限 [7] - 估值中性:上证指数市盈率10年分位数89%,市净率分位数53%,股息率分位数56%,指数创10年新高但估值不贵 [7] - 短期震荡上行:流动性为主要推动力,中期若通缩具粘性或有调整风险,行情与历史"水牛"行情相似 [7][8] - 历史牛市持续:历轮牛市持续时间基本不少于2年,例如第1轮25个月、第2轮28个月、第4轮24个月、第6轮25个月 [9] 对A股结构的趋势判断 - 风格切换:7月反内卷政策后市场逻辑转为经济预期修复与流动性充裕并存,风险偏好提升,小盘股和科技股表现强劲,银行等红利股相对弱势 [13] - 交易逻辑切换:从第四象限(经济放缓后期)切换至第一象限(经济扩张期),特征为小盘股、科技股强劲,消费股紧随,红利股弱势 [13][16] - 配置建议:红利股作为稳健底仓,科技股和小盘股作为进攻配置,估值低位消费股作为辅助配置以平衡风险收益 [17]
【招银研究|资本市场快评】如何看待A股创10年新高
招商银行研究·2025-08-22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