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谁杀死了哪吒?
晚点LatePost·2025-08-21 13:45

核心观点 - 公司从2022年新势力销量第一迅速滑落至2025年停工停产 核心失败原因包括管理层战略误判、组织内耗严重、关键决策失误及外部环境恶化[5][6][19][24] 销量与市场表现 - 2022年以年销15万辆登顶新势力榜首 但其中超2万辆为"零公里二手车" 实际渠道库存高企[8][9] - 2023年成为唯一销量下滑的新势力车企 2024年持续裁员缩编 2025年陷入停工停产状态[5] - 主力车型哪吒L于2024年4月上市后获3万台订单 但因供应链断裂无法交付[15] 战略决策失误 - 坚持推出小众跑车哪吒GT(起售价17.88万元) 内部普遍反对且周鸿祎公开质疑 仍暂停7座SUV项目为其让路[11][13] - 错失2023年底与大众合作机会 报价仅为小鹏一半但因管理层迟疑未推进 2.0架构开发进度落后[19] - 2022年冲量行为透支渠道信任 经销商因价格体系混乱预计亏损 优质经销商拓展受阻[8][9] 组织管理问题 - CEO张勇个人决策权过大 重大事项如取消哪吒S物理按键(后续改回损失超400万元)均凭个人意志决定[19][20] - 派系林立(奇瑞/北汽/外招三大来源) 工作表现不如派系归属重要 领导亲信常获不合理资源倾斜[21] - 供应链存在关联交易 电池供应商舟之航被指由创始团队控制 采购价较市场高出1万元/台 累计交付40万辆车可能产生数十亿元成本差额[22][23] 资金与融资状况 - 银行贷款从2023年底38亿元骤降至2024年底3亿多元 因威马高合事件后银行集中抽贷[27] - 2025年初E轮融资计划估值从400亿元大幅下调至60亿元 40-45亿元融资最终未能落地[27] - 直营体系成本高昂 单店年成本约650万元(租金400万+人工200万) 2024年底关闭大部分门店[25] 外部环境冲击 - 2023年起行业价格战加剧 比亚迪秦PLUS DM-i降至6.38万元 五菱长安将智能驾驶车型压至10万元内[17] - 融资环境收紧 威马退市高合停工极越交付受阻等事件使资本对中腰部新势力信任耗尽[24] - 2024年智能化团队与合肥政府合作项目因公司半薪延薪引发负面舆论而终止[23]